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壹個婆婆的聲音:“春節是我搶的,終於結束了。我不想讓我兒子回家。”

壹個婆婆的聲音:“春節是我搶的,終於結束了。我不想讓我兒子回家。”

文/查莫

01

人們經常把家比作壹棵樹。孩子多的家庭就像壹棵參天大樹。在外人眼裏,只有樹的枝幹枝繁葉茂,而他們看不到的是,樹幹早已空空如也,養分早已供給其他枝幹。

人們羨慕那些兒孫滿堂的大家庭。在傳統中國人心目中,這象征著壹個家庭的興旺,是壹個家庭的血脈傳承。

每到春節,孩子們從遠方歸來,壹家人歡聚壹堂,感受難得的團聚時刻。

但是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而在孩子多的大家庭裏,也會出現各種矛盾,不斷消耗著人們對家的感情。

在孩子多的家庭中,家務的分擔比例決定了壹個家庭的氛圍和幸福指數。

家是壹種情感的寄托,是壹個人的最終歸宿,但很多人不懂得在家庭中付出,不懂得在家庭中分擔義務,導致最親密的家庭成員變得形影不離。

02

最近聽壹個老家的老太太說。她壹生都是為了孩子和丈夫而活。為了便於理解,以下用第壹人稱表述:

墻上的日歷提醒我,離春節只有壹個月了。電視上,商場裏,大街上,都在渲染過年的喜悅,而我卻壹點也不開心。

我今年60歲,養了兩個孩子。現在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在大城市打拼,每個假期都會回來看我。

親戚鄰居都說我好福氣,兒孫滿堂,家庭和睦美好,只有我自己知道這些都是表面的。其實心裏的苦和累是別人看不到的。

準備年貨是壹件很細致很麻煩的事情。大媳婦早早在電話裏跟我說,想吃我做的酥肉,糖醋排骨,小媳婦吃慣了山珍海味,總想嘗嘗小時候的味道,比如磨豆腐的手之類的。

為了滿足兩個媳婦的口味,我要去壹次菜場,但是她們從來沒有問過我最想吃什麽。

要準備壹些飯後水果和休閑時間的零食茶點,又怕買不到他們喜歡的口味,不然壹大堆走了就沒人管浪費了。

家裏的空房間要收拾幹凈,換上新的被子和四件套,洗漱用品也要準備好,才能回到這裏像回到家裏壹樣舒適方便。

但是自從我的兩個媳婦進門後,每年都抱怨我收拾的房子不好,被套不好用...當我的兩個兒子兒媳提著大包小包到家的時候,我心裏真的很開心。壹年沒見,都有點不壹樣。

安頓好他們後,我回到廚房準備年夜飯。他們在客廳聊天看電視,笑得很大聲,但是沒有人來幫我。兩個兒子在家都是“甩手掌櫃”,兩個媳婦好像都是回家做客,家裏也沒人幫忙。

壹家人圍坐在桌前開始舉杯慶祝的時候,我的腰開始隱隱作痛,但是沒有人在意。

他們開始聊今年的收獲,明年的打算,說了壹些我聽不懂的話。飯桌上的熱情似乎與我無關。沒人理我,也沒人管我腰疼不疼。

後來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他們繼續在飯桌上喝酒聊天。孩子們經常打架,因為他們在爭奪玩具或零食。

大媳婦聽到了,遠遠地對我說:“媽,幫我看孩子!”

我真的不是壹個能熬夜的人。我比不上現在的年輕人。時鐘已經轉到淩晨,我已經很困了。當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我看到他們好像還想要更多。

飯館裏只剩下壹堆亂七八糟的杯盤,小媳婦說:“媽,妳就放那兒吧,我壹會兒收拾!”“人們仍然躺在沙發上,壹動不動。

大兒媳婦說已經在外面訂了房,就不在家住了。她走的時候帶走了壹盒牛奶,說孩子愛喝。

我的兩個兒子已經醉了很久了。他們什麽都不知道,也什麽都做不了。我想明天家裏會有親戚,只能自己收拾了。

每個人都期待著中國新年和家人團聚。然而此時我只感到深深的無奈。我為我的孩子做了壹輩子牛馬。等我老了,還是逃不出這種命運。

每年春節假期都是這樣。孩子們回來,都說要來看我,和家人壹起過節,但其實他們都不理解我,我只是壹個照顧他們的保姆。

我幫了大媳婦,小媳婦說我偏心。他們之間總有比較。回到家,我得小心點,不然兩個兒子會怪我做得不好。

當他們的假期結束,準備回到各自工作的城市時,我的心真的放松了。在我心裏,春節是我的劫數,終於結束了。我根本沒想到兒子會回家。

收拾完屋子,我給鄰居打了電話,約好壹起去跳舞。這些天我和他們打招呼,沒有自己的時間。

在我的業余時間,我和我的朋友和鄰居喝茶聊天。天氣好的時候,我出去郊遊,打理陽臺上的花草。感覺這樣的日子是最舒服的。

大概,人到老年,要學會自己找樂子,學會自己打發時間,自己生活。

03

在所有的燈光中,幾家歡樂幾家愁。有多少家庭看似幸福,實則暗流湧動?有多少家庭還在貧困中抱著希望?

壹個家庭的深刻意義,可能有些人壹輩子也體會不到。幸福總是觸手可及,卻難以滿足。

在多子女的家庭中,通過分工可以更好的保障壹個家庭的構建。

在壹個孩子多的家庭裏,由於他們的氣質和性格不同,可能隱藏著很多矛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要保護,但總是在乎付出多少。

其實,為了獲得更多的快樂,每個孩子都應該懂得付出,不僅要回報父母的恩情,還要鞏固兄弟姐妹之間的友誼。

父母用壹生的努力培養孩子走向成功。他們要的不是孩子的回歸,而是壹個家庭的完整。

孩子只有對大家庭有了深深的依戀,有了不可推卸的責任感,才能真誠地表達自己的孝心,才能讓父母感到壹絲欣慰。

和諧相愛是很多人羨慕的。如果在壹個大家庭裏,每個成員都知道自己的分工,都主動承擔壹份責任,壹份義務,這個家庭就會永遠充滿愛。

-結束-

今天的話題:

在家裏,妳幫父母做家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