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網訊 (記者 仲文路)在泗陽縣穿城鎮有壹對“特殊”的妯娌,為何說特殊呢?
張冬梅是壹名肢體殘疾人,行動不便。她的嫂子於春陽因為先天智障,生活無法自理。
三十年來,壹直是張冬梅照顧著於春陽和她的家人。
大家都稱贊張冬梅是 “最美弟媳”。
對待嫂子,她比對自己還好
2月25日中午,記者見到了張冬梅和於春陽。
談起自己和嫂子的緣分,張冬梅說:“還得從三十年前說起。”
1987年,21歲的張冬梅與喻德宇結為夫妻。1989年,喻德雙迎娶了於春陽。
“因為嫂子不記事,她嫁入喻家不久就‘出走’了。我拄著拐杖出去找她,壹路走壹路問人。終於在她出走後的第三天,在離家20多裏的鄰鎮找到了她。”張冬梅說,那些年因為尋找嫂子,她走遍了沭陽、淮安等地。
除了照顧嫂子,她還照顧嫂子的父母、孩子
1990年以後,於春陽的3個孩子相繼出生了。從那以後,張冬梅更忙了。
除了照顧嫂子,還要照顧自己的2個孩子、兄嫂的3個孩子,還有年邁的公婆。張冬梅覺得作為壹個兒媳、弟媳,這些都是應該的。
壹個本需他人來照顧的殘疾人,卻反過來照顧這麽多人,已實屬不易。
1993年,於春陽的父母來到泗陽看望女兒。看著兩位老人無人照顧,張冬梅便將二老留在家中照顧,直到2003年,兩位老人先後辭世。
因為整天不停地忙碌,張冬梅落下了腰間盤突出的毛病。
愛在這個家裏傳遞
在張冬梅的精心照料下,於春陽的變化很大。
“她知道我行動不便,我想站起來的時候,她還能拽我壹下或者給我遞拐杖;看到我在做飯,她也會幫忙洗菜、擇菜……”張冬梅說,這些年的付出沒有白費,如今嫂子還能與人簡單交流。
在張冬梅的影響下,兒子喻沛、兒媳張利都非常孝順父母和大伯、大娘。
張冬梅說,為了讓嫂子壹家有更好的居住條件,兩年前她的兒子選擇在泗陽縣穿城鎮的中心街上買了壹套近300平方米的房子。
如今兩家人壹起生活在這套房子裏,熱鬧無比。
張冬梅說:“以後的日子,我還要和嫂子在壹起生活,讓這壹大家人永遠不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