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不壹定要喝骨頭湯。科學研究表明,骨頭湯營養不多,鈣含量也不高。同時要根據不同的愈合期制定相應的食譜。剛開始的時候,要吃的清淡。此時受傷部位淤血腫脹,經絡不通,氣血不通。這個階段的治療主要是活血化瘀,消腫散瘀。飲食原則上清淡,如蔬菜、雞蛋、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比如海帶豆腐湯,加壹點瘦肉,清淡營養;或者做點蘑菇湯,放點杏鮑菇和金針菇什麽的;蒸壹個雞蛋湯,加點蝦和瘦肉。無論妳做什麽,妳都應該少放鹽和油。同時,還應避免吃酸辣食物,尤其是脂肪多、滋補性強的產品,如骨頭湯、肥雞、燉魚等。,否則瘀血停滯,難以消散,會延緩病程,減緩骨痂生長,影響日後關節功能的恢復。
瘀血腫脹部分吸收時,應以祛瘀生新、接骨續筋為主。飲食上要補充高營養的食物,滿足骨痂生長的需要。初期飲食中可加入骨頭湯、田七扒雞、動物肝臟等,補充更多的維生素A、D、鈣和蛋白質。食療可以用當歸10g,骨碎補15g,續斷10g,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g,燉1h以上,湯和肉壹起吃2周。做壹個西紅柿蝦。西紅柿裏的糖分不高。最好自己做,不用買番茄醬。羊肉丸子湯也不錯。放點胡蘿蔔或者燉羊肉也不錯。
在所有補鈣食物中,豆腐中的鈣是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蝦皮雖然鈣含量高,但蝦皮中的鈣不易吸收。此外,菠菜、香椿等蔬菜含有草酸,烹飪前最好用清水焯壹下。
傷後5周,骨折的挫傷和腫脹基本吸收,骨痂開始生長,這就是骨折的後期。飲食上可以解除禁忌,食譜可以補充老母雞湯、豬骨湯、羊骨湯、鹿蹄筋湯、燉水魚等。能喝的可以選擇杜仲酒、雞血藤酒、虎骨木瓜酒等。食療可以用枸杞10g,骨碎補10g,續斷10g,薏苡仁50g。將骨碎補、續斷炒去渣,再加入剩下的兩味煮粥食用。每日1次,7天為1個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使用3-4個療程。無論做什麽湯,都不要只喝湯,因為食物中90%的營養成分還存在於食材中,而湯裏的營養成分只有10%。
老人受傷後不太出門,更容易缺鈣。同時,他們的情緒也會相對低落。他們應該多出去曬曬太陽,多給點心理上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