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挑新水,喝智能水。
挑新水也叫畫新水,挑智能水,挑好水;飲靈水,又稱“飲靈水”,是壯族的春節習俗。流行於廣西巴馬、淩雲等縣。農歷正月初壹的淩晨,各家的新媳婦或大姑娘,提著水桶,捧著三支香,唱著歌,到河邊或泉邊,插上香,把用紅紙包著的錢幣放入水中作為盈利,接起新年的第壹擔新水。
2、舞春牛。
在桂西壹些地區,世代相傳的雞舞、春牛舞,給春節增添了喜慶的氣氛。跳雞的年輕人扛著兩只木頭和木瓜做的鬥雞,到村裏家家戶戶敲鑼拜年。跳著雞,唱著吉祥幽默的歌,讓主人家喜笑顏開。給新年的跳雞人發紅包,從“鬥雞”上拔幾根雞毛,放在自己的雞籠裏,祈求六畜興旺。
3.扛壹根桿子。
挑子是壯族從生產勞動中演變而來的壹種體育活動,也是壯族家庭的傳統娛樂活動。在古代,每年秋收後,人們用樹挖槽(或石槽),把米註入槽中。用木杵敲打山谷。兩邊各站五個人,男女之間。在敲打的過程中,妳有時會敲擊凹槽的邊緣,發出有節奏的敲擊聲。
4、年中吃母親餃子。
大年初二,婦女帶著孩子,在丈夫的陪同下,帶著禮物回到父母家。壯族的春節壹直到元宵節都是新奇熱鬧的。再次祭祖後,家家戶戶都會撤供品,稱為“三年”。“三年”是指家中的長女扶著父母或家中年紀最大的人坐在堂屋中間,然後剝下“母粽子”(超大粽子),按照家庭的年齡有秩序地分發。每個人都必須恭敬地接受並完成它。這是“吃粽子媽媽”。
5.燃放煙花。
這個行為是為了趕走壹個叫執念的怪物。午夜,新年鐘聲響起,鞭炮聲震撼了整個中國大地的天空。
桂林-柳州-河池地區的春節習俗:
舞龍舞獅是桂柳人慶祝新年的傳統項目。因此,在春節前夕,舞龍舞獅隊裝扮龍獅,練習他們的傳統套路。
年夜飯下午四點開始,寓意“萬事如意”,吃飯必須用圓桌,寓意“團團圓圓”,年夜飯必須有十碗,寓意“圓滿”。吃年夜飯時,壹家之主要給兒孫每人壹塊雞肉,寓意“機遇”,意味著來年有升職發財的機會。年夜飯之所以要這麽豐盛,是因為大年三十第壹天的菜要留著吃,意思是“有余”。
大年初壹早上,人們早早起床開門,用熱烈的鞭炮迎接財神爺爺。鄰居朋友,見面第壹句話就是“新年快樂”。小孩子給大人拜年,大人給他們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