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料:鹽
用法;分兩次服用
陳皮知識介紹:陳皮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成熟果皮。橘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栽培於丘陵、低山地帶、江河湖泊沿岸或平原。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區。10至12月果實成熟時,摘下果實,剝取果皮,陰幹或通風幹燥。廣陳皮剝取時多割成3至4瓣。陳皮藥材分“陳皮”和“廣陳皮”。1.
陳皮果皮常剝成數瓣,基部相連或呈不規則碎片。厚約1至4毫米,外表面橙黃色或紅棕色,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點狀油室;內表面黃白色,粗糙呈海綿狀,附黃白色或黃棕色筋絡狀維管束。質稍硬而脆。氣香,味辛而微苦。2.
廣陳皮果皮多剖成3至4瓣,基部相連,形狀整齊有序,厚度約1毫米。點狀油室較大,對光照視透明清晰,質較柔軟。均以片大、色鮮、油潤、質軟、香氣濃、味甜苦辛者為佳。陳皮營養分析:陳皮含有陳皮素、橙皮甙及揮發油。揮發油主要成分為檸檬苦素和檸檬醛在烹調中加入陳皮有調和理氣和化痰作用。
陳皮適合人群:1.
橘皮(包括橘紅與橘白)泡茶,適宜脾胃氣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之人食用;也適宜預防高血壓、心肌梗死、脂肪肝之人、急性乳腺炎者食用。2.
氣虛體燥、陰虛燥咳、吐血及內有實熱者慎服。陳皮食療作用: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肺經;氣香宣散,可升可降;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的功效;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噦逆;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膈滿悶,頭目眩暈;水腫,小便不利,大便秘結;乳癰疥癬,中魚蟹毒、酒毒。別名:橘皮、貴老、紅皮、黃橘皮、廣橘皮、新會皮、柑皮、廣陳皮陳皮食物相克:陳皮不宜與半夏、南星同用;不宜與溫熱香燥藥同用。
陳皮做法指導:1.
在烹調中多用於炸、燒、燉、炒等方法得動物性菜肴,起到除異味、增香、提鮮、解膩得功效。2.
濕濁阻中,脾胃氣滯,脘腹脹痛,食少便溏
者,多與蒼術、厚樸、甘草配伍,以燥濕健脾和胃。3.
痰濕壅肺、肺失宣降,而致咳嗽痰多,胸膈脹悶者,多與半夏、茯苓配伍,以燥濕化痰止咳。4.
脾虛水濕不運,肢體浮腫,小便不利者,可與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等到骼,以健脾利水。烹調用途:用作調味料,有增香添味、去腥解膩作用。制作鹵菜、鹵汁時常用。亦用作菜肴調味配料,如陳皮羊肉、陳皮全鴨等。使用提示:內服:煎湯,6至10克;或入丸、散。
該答案來自梅梅菜譜網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