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常指壹種木棍類工具,主要用於敲打或清潔。在傳統的洗衣中,人們經常用木棍敲打衣服來去除汙漬和灰塵。在壹些方言中,木棍也可以指長條狀的蛋糕或小吃。
2.木棍也常用來形容不太聰明或沒有經驗的人或事。比如“他真是這方面的棒槌”就是說這個人沒有這方面的專業知識或者經驗。這種用法通常帶有壹定的貶義,暗示對方是“門外漢”或“菜鳥”。
3.山東方言指玉米。中國民間故事選編:拿著木槌的姑娘:“再擡頭看岸上的石錘,有壹個帶著火紅種子的木槌,壹動不動地站在那裏。”玉米在山東方言中是“棍”或“棒”,東北人則稱之為玉米。
用木槌造句
1.媽媽正在用木棍敲打衣服,去除衣服上的汙漬。
2.他對這個復雜問題的回答讓我覺得他是個棒槌,顯然沒有深刻理解。
3.在棒球比賽中,裁判用壹根木棍來判斷球是否出界。
4.這道菜真的很難吃,就像是用木棍做的壹樣。
他是個新手,拿著木棍看起來很笨拙。
6.小紅正在用木棍敲打被子,準備晾幹。
7.老師用木棍指著黑板,強調重點內容。
小明看見壹個叔叔在公園裏拿著壹根木棍打高爾夫球。
9.這個食譜需要用木槌把面團壓平,很考驗技巧。
10,奶奶拿著木棍在河邊洗衣服,河水清澈見底。
11.這孩子拿著壹根木棍在沙灘上玩,看起來很開心。
12,在比賽中,棒球運動員需要快速準確地揮動木棒。
13,他解決問題的思路非常清晰,分析問題就像用木棒打壹樣準確有力。
14,棒球手用木棍打飛來的球,很帥。
15.他的廚藝真的很差,做出來的菜和用木棍做的壹樣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