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後腰腿疼痛。分娩時要消耗大量的體力,產後產婦長時間待在床上,活動過少,或鍛煉方法不恰當,過早地參與勞動,這些原因都會導致腰腿酸痛。產後腰腿酸痛壹般都是生理性的變化,可以自行恢復。產婦在月子期間註意勞逸結合,保證營養的供給,就可以恢復的很好。如果產後腰痛癥狀不見減輕反而加重的話,最好去醫院就醫。
2、子宮恢復不良。產後宮縮可引起腹部疼痛。寶寶在吮吸乳頭的時候會反射性刺激子宮收縮,產後腹部疼痛可進行局部熱敷。如果產婦有惡露不盡要考慮是否患有子宮內膜炎癥,必要時要去就醫,做B超檢查,看是否有胎盤殘留。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或做手術。
3、產後抑郁癥。第壹次做媽媽,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會比較大,不知道如何照顧寶寶,無法應對角色的轉變,有些新媽媽會出現感情脆弱、焦慮,嚴重的會出現自殺傾向。通常在產後三兩天內會出現這種病癥,在10天左右就會減輕或消失。如果病情持續加重的話,需要註意產婦是否患上了產後抑郁癥。
4、未作預防措施導致懷孕。雖說產婦在壹段時間內還不會來月經,但是已經開始排卵了。有些新媽媽不知道這方面的知識,在未做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同房,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懷孕。
5、產後尿失禁。這種病癥苦惱了很多新媽媽,在咳嗽和打噴嚏時很容易就控制不住,在眾人面前極其尷尬。這是因為在生產過程中膀胱和產道組織受損傷,尿道松弛失去了應有的功能。新媽媽可多多練習宮縮運動,如:練習中斷排尿法,在壹段時間後可恢復盆底的肌肉收縮能力,可改善或治愈尿失禁的問題。如果長期未見癥狀好轉,新媽媽就要去產科或泌尿科裏就醫。
6、乳房發炎。哺乳的媽媽需要特別註意。日常生活中要註意保持乳房的清潔,每次哺乳前要洗手,用溫水擦洗乳頭。如果乳頭破裂了,每次哺乳後可用10%的復方安息香酸酊或10%的魚肝油鉍劑塗在乳頭上,促進乳頭的愈合。乳頭破裂嚴重的,要停止哺乳,將奶水擠出再餵哺。
產後常見病治療與預防:
1、小便困難
在分娩時膀胱和輸尿管可能會受傷。遇到這種狀況,新媽媽要用喝水來保證自己不脫水。假如還是不能小便,就需要到醫院診治。
2、流血過多
假如分娩後,陰道血流量過多,每小時都需要換壹塊衛生巾,而且排出會排出如乒乓球壹樣大塊的血塊,那可能是子宮出血,這種病癥需要向醫生請求協助。
3、分泌物有異味
假如新媽媽的陰道分泌物有異味,則可能是局部胎盤沒有排出來,或是呈現了傷口感染狀況。
4、發熱在38℃
產後持續高熱則標明子宮或鏈球菌感染或是乳房感染,需要求立刻到醫院檢查。
5、乳房脹痛或有腫塊
假如新媽媽在哺乳過程中,總是覺得乳房脹痛,而且手摸上去還有腫塊,這可能是患上了乳腺炎。乳腺炎通常會惹起低燒,像流感壹樣的病癥,會覺得疼痛或虛弱。假如乳頭裂開,奶水裏有膿和血,可能是患上了細菌感染,應立刻就診,並中止哺乳。
6、腿肚疼痛
假如在小腿骨後的腿肚肌肉很軟,或者痛點變紅和變熱,可能是血塊構成的征兆,假如血塊變散蔓延到肺部或心臟處,可能會危及生命。因而,遇到這種病癥應立刻就診。
7、持續的胃或子宮疼痛
假如產後,新媽媽不斷覺得胃痛或是子宮疼痛,很有可能是呈現了體內出血,有感染或其他嚴重的問題,應及時就診。
8、傷口發炎
假如新媽媽在分娩過程中進行了會陰側切術,幾天後,如若發現會陰的縫針出變得異常紅,開端腫脹,覺得很軟,或滋味難聞,且傷口有分泌物,則可能是感染了。假如新媽媽采取的是剖宮產,幾天後,發現手術切口張開,滋味難聞,呈紅色或有分泌物,也是感染的病癥。這兩種狀況都需求立刻就診。
9、氣喘
分娩後,假如新媽媽忽然出現氣喘病癥,並不是因運動過量而氣喘,那意味著肺部或心臟有問題。還有壹種緣由是新媽媽心情低落,心情抑郁引發的。這兩種狀況都需求到醫院進行檢查。
10、腫脹
這種狀況固然很少見,但仍會有壹些分娩後的產婦呈現。腫脹是前兆子癇的病癥,多發作在產後7天內。新媽媽會全身腫脹的兇猛,特別是臉和手指,還會呈現頭痛和視野含糊。必需及時治療,否則可能會形成產婦死亡。
拓展閱讀:
產後坐月子孕婦產後護理知識大全產後不註意當心落病根!
產後檢查產後檢查有哪些項目產後42天檢查什麽?
產後抑郁癥什麽是產後抑郁癥產後抑郁癥的癥狀產後抑郁癥怎麽治療
產後恢復產婦產後恢復孕婦產後如何恢復得又快又好?
產後同房產後多久可以同房?產後性生活註意事項大全
月子食譜月子餐30天食譜坐月子食譜菜譜大全
月子病什麽是月子病月子病的癥狀月子病能治好嗎
坐月子習俗產婦坐月子有哪些風俗忌諱?說說各地坐月子的奇葩講究
坐月子禁忌女人坐月子禁忌事項坐月子常見問題答疑
月子中心什麽是月子會所月子會所的服務內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