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春夏過渡季節適合煮什麽湯?

春夏過渡季節適合煮什麽湯?

妙招壹:蓮子湯去心火

心火:中醫認為心是君主之官,是人體之主,而心火是溫暖全身的主要熱源。常用黃連、蓮子心等藥物清心瀉火。

癥狀:有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幹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

食療:蓮子30克(不去蓮子心),梔子15克(用紗布包好),加冰糖適量,水煎,吃蓮子喝湯。

妙招二:吃豬腰去腎火

腎火:口幹、熱煩、失眠、晚間盜汗,伴腰膝痛或脛痛、足跟痛、遺精,舌紅無苔。

表現:頭暈耳鳴耳聾,腰酸乏力,潮熱盜汗,五心煩躁。

食療:豬腰2個,枸杞65,438+05g,山茱萸65,438+05g,放入砂鍋中煮至豬腰熟,再吃豬腰,喝湯。

妙招三:綠豆粥去胃火

胃火:由於飲食不當、飲酒、暴飲暴食,形成“積食”,生熱化為“火”,使胃火熾盛。山楂、石膏、鐵葉等多種藥物用於瀉胃火。

癥狀:有虛實兩種。虛火表現為輕咳、食量少、便秘、腹脹、舌紅、少苔;實火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口幹口苦,大便幹結。

食療:石膏粉30克,粳米、綠豆適量,先將石膏加水煎煮,然後過濾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綠豆煮粥。

妙招四:豬肝湯去肺火

肺火:身體不能適應氣候的突然變化;或者多見於老年人因過度疲勞,陰道內液消耗過多,導致肺火亢盛。中醫用黃芩、桑白皮、甘草清肺火。

癥狀:幹咳無痰或痰少而粘,潮熱盜汗,手足發熱,失眠,舌紅。

食療:豬肝1,菊花30g(包紗布),煮至肝熟,吃肝喝湯。

妙招五:喝梨水去氣。

肝火:古人雲:“怒傷肝,五會化為火。”有的人心胸狹窄,抑郁不樂,遇事心煩易怒,導致肝郁氣滯,肝火上炎。龍膽草和夏枯草是常用的中藥。

表現:頭痛、頭暈、耳鳴、眼幹、口苦、口臭、雙肋疼痛。

食療:10g貝母搗碎成粉,梨2個去皮切塊,加冰糖適量,清水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