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猴頭菇幹怎麽吃?

猴頭菇幹怎麽吃?

html/2006-07/9518.htm

/html/2005-03/89.htm

壹、猴頭菇名稱的由來

猴頭菇,學名猴頭菇,俗稱猴菜、猴菇。猴頭菇還有其他別稱:因其針狀的肉刺形似刺猬,故稱猴頭菌、猴頭菌。猴頭菇產於我國東北。因為它會成對出生,所以當地人叫它對面菇和元陽對面菇。傳說在東北的山林裏,猴頭出生的地方會有壹只老虎守護,也就是俗稱的虎守菇。在東北也有陰陽菇之稱。猴頭菇也產於我國西南地區。雲南叫花菜木耳,因為刺起來像羊毛,所以又叫羊毛木耳。

猴頭菇在自然界分布廣泛,產地有華北、河南、湖北、浙江、廣西等地。野生猴頭菇需要潮濕、溫和、通風的自然環境,適宜在65438±08℃至20℃的溫度下生長。猴頭菌多寄生在松樹、樺樹、橡樹、柞樹、山毛櫸、楝樹、橡樹、核桃等樹木的枯死部位或母枝斷裂處。它在樹臼中生長壹段時間。根據產地,每年7、8、9月的雨季,毛猴頭菇生長結果。體圓而厚,表面有長刺,腹部光滑。每壹個都有拳頭大小,最大的直徑20cm,壹般重約0.5kg,整個細胞看起來像猴子的頭,顏色像猴毛,因此得名。

猴頭菇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緩慢,但可以長得很大。其品種各不相同:有的呈橢圓形,有柄,分叉;有些是塊狀和無柄的。現在上海、江蘇、浙江、四川都有栽培猴頭菇。其品質是形狀完整,絨毛完整,重量大,幹菌,色澤金黃。為了保證猴頭菇獲得如此好的品質,采收後必須及時晾曬並妥善貯藏。晾的時候,針線往往放在底座上,高高掛起,尤其是細菌大、肉厚的猴頭。盡量蒸發水分,防止黴變和蟲蛀。存放處應陰涼幹燥,不可放腌漬或醋、鹹腥食物。

二、猴頭菇的美味食物

猴頭菇之所以成為人們喜愛的食物,是因為它質地脆嫩,口感醇厚,味道鮮美。猴頭菇具有與瘦肉味道相近的優良特性,因此有“素肉”的美譽。猴頭菇在人們的飲食中由來已久。相傳,早在3000年前的商代,就有人采摘猴頭菇食用。但由於猴頭菇的稀有性,“物以稀為貴”,只有宮廷和皇宮才能享用。外界只知道猴頭菇是壹種珍貴的食物,並不清楚它的相關特性和烹飪方法。猴頭菇的記載更早見於370年前的明代徐光啟《農政書》,書中只列出了猴頭菇的名稱。清代《禦香飄苗記》記載了官猴頭的菜肴,稱贊味道鮮美。書中還專門介紹了烹制猴頭菇官菜的燉和煎兩種方法。近代以來,關於猴頭的描述仍然很少。20世紀30年代,魯迅的日記中提到,魯迅本人吃過好友曹靖華贈送的猴頭菇,稱贊“真好吃”。

解放後,隨著野生猴頭菇的馴化和人工栽培,市場上猴頭菇供體增多。這種美食逐漸進入人們的宴席,成為壹些菜系中的名菜。猴頭菇大致可以分為幹品和鮮品兩大類。鮮猴頭菇只有產地才有,可以直接用來做菜。幹猴頭菇南北各地都有,所以吃的時候壹定要先漲,俗稱水發猴頭菇。將膨大的猴頭菇放入溫水中浸泡至變軟,洗凈沙子,然後放入水中煮沸至飽滿。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適當加入硼砂。然後,把腫脹的猴頭的根部和長毛去掉。猴頭菇常見的烹飪方法有烤、燒、燉、燜、蒸、炸、煨、燜、鹵。猴頭菇可以作為主料單獨或與其他烹飪材料壹起做壹道菜,素食和素菜都適合。自家做的猴頭菇菜,多片做菜和煲湯,極其好吃;用它蒸雞肉和肉有壹種獨特的風味。據美食家介紹,猴頭菇作為烹飪的原料,其色、香、味均優於人工栽培。

三、猴頭菇的治療價值

近年來,由於猴頭菇來源豐富,烹飪事業發達,猴頭菇菜譜在很多菜系中的名稱都有所增加,不僅有傳統菜系,也有創新菜系。比如遼菜的猴頭烤熊掌,猴頭燉龍;吉林菜的珍珠猴頭;黑龍江菜裏的猴頭菇配鴨腿;京菜的松猴頭;豫菜中的猴頭菇;以及猴頭菇的其他菜系,如紅燒猴頭菇、紅燒猴頭菇、五香猴頭菇、紫菜清燉猴頭菇、猴頭菇燉乳鴿、猴頭菇燉鵪鶉、山雞猴頭菇砂鍋、雞絲炒雞、猴頭菇片、猴頭菇釀雞、清蒸猴頭菇、鹿尾燉猴頭菇等。

許多猴頭菇美食都有自己的地方風味。像遼寧菜系的傳統名吃,猴頭用熊掌烤,造型美,汁香。這道菜是將猴頭菇和熊掌分別浸泡,然後加入雞湯、醬油、蔥、姜、糖、料酒、味精等輔料蒸熟而成。把熊掌放在盤子裏,把切片的猴頭放在周圍。將這種猴頭菇和熊掌放入勺子中,將事先蒸好的猴頭菇和熊掌原湯倒入勺子中,用文火煨透,勾芡,上油,即可食用。

古人雲:“藥食同源。”猴頭菇既可食用,也可藥用。人們常用猴頭菇進行食療。據醫書記載,猴頭菇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幹品含蛋白質26.3克,脂肪4.2克,粗纖維6.4克,碳水化合物44.9克,氨基酸100克,還有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煙酸等。中醫認為,猴頭菇味甘,性平,益五臟,健脾和胃,助消化,滋補強壯,適用於消化不良、體虛等癥。猴頭菇制成了壹種“猴頭菇片”,對消化道惡性腫瘤、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有明顯療效。

無論是作為食品還是藥品,猴頭菇、猴頭菇等。屬於齒科,可以用來代替猴頭菇。此外,還有帶“猴”趣的美食,還有猴腿的猴頭菌科植物。壹個是猴頭,壹個是猴腿。不僅名字對應,吃起來也各有特色。猴腿以嫩芽為食,嫩芽可用於拌、炒、煮、炒。名菜有關東風味炸蝦猴腿、雞絲拌猴腿、什錦猴腿等。這些葷素搭配的“猴”菜,色澤鮮艷,還具有祛病保健的食療價值。

三、猴頭菇的功效

1)具有抗潰瘍和抗炎作用。

2)抗腫瘤作用。

3)保肝。

4)增強免疫力,抗衰老。

5)提高機體的缺氧耐受力,增加心臟血量,加速機體血液循環。

6)降低血糖和血脂。

2 & gt肚片炒猴頭菇。

【配料】猴頭菇幹30克,熟豬肚260克,韭菜80克,植物油,香油,精鹽,味精,糖,胡椒粉,料酒。

(方法)將幹猴頭菇用溫水浸泡,洗凈,沿刺切片,沸水焯壹下,取出幹水;將煮熟的五花肉切片。炒鍋用植物油燒熱,將熟豬肚片、猴頭菇片翻炒,加入料酒、精鹽、糖、味精、韭菜,淋上香油,炒勻,裝盤,撒上胡椒粉。

(功效)助消化,補虛損,健脾胃。

3 & gt白菜炒猴頭菇

(原料)猴頭菇800g、火腿片20g、青菜心120g、雞蛋2個、蔥片、姜片、精鹽、濕澱粉、雞湯、熟豬油。

(方法)將水發猴頭菇沿刺切片,放入沸水鍋中浸泡10分鐘,撈出,控幹水分,放入碗中,加入蔥、姜片、鹽、雞湯,入籠蒸35分鐘,撈出撈出,撈出湯汁、蔥、姜。將濕澱粉和雞湯放在蛋清碗裏調成糊狀,塗在猴頭菇片上,放入熱熟的豬油鍋中煎黃。

出鍋了。鍋裏留底油,燒熱,放入火腿片和青菜,翻炒,放入猴頭菇。

切片和雞湯壹起煮,用濕澱粉勾芡。

【功效】開胃健脾。

4 & gt排骨燉猴頭菇

(原料)水發猴頭菇250克,豬排骨150克,水發黑木耳50克,水發厚樸片50克,菜心50克,幹海苔適量,精鹽、味精、雞蛋、醋、蔥、姜、幹澱粉、清湯、香油、熟豬油適量。

(方法)猴頭菇去根,切塊,沸水鍋中略焯壹下,撈出,擠幹;排骨去皮,洗凈,剁碎,放入碗中,加入蛋清、水、精鹽,攪拌均勻,擠成丸子,放入開水鍋中煮熟,取出;將泡過水的辛夷片和油菜心洗凈,切成薄片;蔥、姜洗凈,分別切成細絲。將油菜心放入開水鍋中煮熟後取出。炒鍋上小火,放入煮熟的豬油和蛋黃混合幹澱粉,攤開蛋皮,取出切成片。將清湯、玉蘭花片、幹海苔、黑木耳、菜心、蔥絲、姜絲、雞蛋皮、豬肉丸和猴頭菇片加入鍋中,燒開,加入精鹽、味精和醋,撇去浮沫,將香油倒出鍋。

【功效】適用於貧血。

5 & gt猴頭菇燉排骨

【食材】鮮猴頭菇250克,排骨200克。3香菇,鹽,醬油。

(制備方法)將鮮猴頭菇浸泡去苦味;香菇浸泡後切片;排骨洗凈,切成小塊。將猴頭菇、香菇片、排骨壹起放入鍋中,放入適量水,大火煮半小時,加鹽和醬油。

【功效】助消化,養生。

6 & gt蹄筋燉猴頭菇

【原料:猴頭菇200克,牛筋250克,冬筍20克,火腿20克,海苔20克,雞油、醬油、料酒、糖、味精、蔥、姜、豬油、精鹽各適量。

(方法)猴頭菇沿刺切片;將肌腱切成段;火腿和冬筍切片;將蔥和姜切成豆瓣片。猴頭菇片和蹄筋段用開水焯壹下,撈出。炒鍋加入豬油加熱至七成熱時,將猴頭菇片和蹄筋倒入炒鍋,翻炒,倒入漏勺,瀝幹油。在原鍋中加入蔥片、姜片、火腿片、冬筍片、蝦皮、猴頭菇片、蹄筋段,再加入料酒、精鹽、醬油、糖、味精、水,燒開,關火至濃汁,淋上雞油,起鍋裝盤。

【功效】幫助消化,強健筋骨。

7 & gt猴頭菇燉狗鞭

(原料)猴頭菇50克,狗鞭20克,羊肉250克,巴戟天、菟絲子15克,肉蓯蓉、肉桂、料酒、味精、胡椒粉、生姜、豬油、精鹽適量。

(方法)將狗鞭用水浸泡,洗凈;將猴頭菇用熱水浸泡,與洗凈的狗鞭、羊肉壹起放入沸水鍋中,放入生姜、料酒、桂皮、花椒,小火煨至半熟。將菟絲子、巴戟天、肉蓯蓉裝入紗布袋中,紮口,放入鍋中繼續燉。等狗鞭和羊肉熟了,拿出來換刀,放在碗裏,加味精,精鹽,豬油。喝湯,吃肉,每2-3天燉1次,連續服用3 ~ 5劑。

【功效】溫補腎陽。

8 & gt冬筍烤猴頭菇

猴頭菇550克、火腿片、熟冬筍、料酒、精鹽、蔥白、姜片、菜心、熟豬油。

(方法)猴頭菇去根,順毛分批成大塊;將油菜心洗凈,切成段。炒鍋中火加熱,放入熟豬油燒熱,放入姜片、蔥炒香,放入料酒、猴頭菇片、火腿片、熟冬筍片、菜子片燒開,關火至猴頭菇片變軟,再改用中火,放入精鹽,澆上熟豬油,倒入大盤中。

【功效】適用於失眠。

9 & gt猴頭菇燉木蘭片

(原料)猴頭菇200克、火腿片45克、水發厚樸片40克、雞蛋三個、濕澱粉適量、味精適量、綠豆適量、料酒適量、姜汁適量、蔥段適量、精鹽適量、醬油適量、雞湯適量、熟豬油適量。

(方法)猴頭菇去蒂,洗凈,沸水鍋焯壹下,撈出。擠幹水分,分批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蛋清、精鹽、濕澱粉,攪拌均勻,然後將猴頭菇片壹片壹片放入開水鍋中煮熟後取出。中火燒熱炒鍋,放入熟豬油,放入小蔥炒香,放入料酒、水浸厚樸片、四季豆、醬油、姜汁、鹽、雞湯、猴頭菇片、火腿片,燉至湯汁濃稠,放入味精,濕澱粉勾芡,倒入熟豬油,出鍋裝盤。

【功效】適用於四肢無力、神經衰弱、失眠。

10 >蘑菇烤猴頭菇

(原料)猴頭菇幹200g,水發香菇250g,火腿100g,黃瓜皮40g,鮮湯適量,料酒適量,精鹽適量,味精適量,濕澱粉適量,生抽適量。

(方法)將幹猴頭菇放入沸水鍋中燉30分鐘左右,取出,去蒂,擠幹水分,用溫水泡壹會兒,洗凈,瀝幹水分,沿毛切成薄片;將水發香菇和黃瓜皮洗凈,分別切成薄片;將火腿切片。將猴頭菇片、火腿片、蘑菇片、黃瓜皮分別放4排,放入碗中。將料酒、醬油、鮮湯、精鹽倒入另壹個1碗中拌勻,再倒入盛有猴頭菇的碗中,籠蒸60分鐘左右,取出,倒出湯汁,扣在盤中,取出碗。湯鍋著火了,人倒出來的湯燒開了。放味精,用濕澱粉勾芡,倒入盤中。

【功效】適用於慢性支氣管炎。

11 & gt;砂鍋雞胸菇

(原料)水發猴頭菇800克、雞胸肉600克、扇貝50克、火腿120克、冬筍100克、腐竹80克、清湯、蔥、姜、精鹽、料酒、熟豬油。

(方法)猴頭菇擠水,切塊;雞胸肉切塊;扇貝去筋洗凈;火腿切片;將冬筍用刀拍松,切成片;腐竹洗凈,切段。將腐竹、竹筍、幹貝分別用開水浸泡,撈出,放入砂鍋中,加熱,加入熟豬油,待六成熱時,將猴頭菇片、雞胸肉片、火腿片煨熟,加入蔥、姜、料酒、精鹽、清湯,燉至雞胸肉軟爛,撈出。

(功效)適用於胃潰瘍、胃炎。

12 >母雞燉猴頭菇

(原料)猴頭菇幹100g,母雞1只,豬膘120g,熟火腿、水煮筍20g,胡椒粉、蔥、姜片、料酒、醬油、精鹽、清湯、熟雞油適量。

(方法)將幹猴頭菇放入沸水鍋中煮30分鐘左右,取出,去根,洗凈,切成大塊;母雞去內臟,洗凈;將豬膘、熟火腿和水發冬筍分別切片。炒鍋用熟雞油燒熱,放入姜片、蔥片,豬肥肉片炒壹會,猴頭菇、花椒、料酒、醬油翻炒,取出炒鍋,倒入碗中,撈出蔥片、姜片,從母雞開口處填滿雞腔,將湯盤放大,放入清湯、醬油。

(功效)適用於失眠、四肢無力、神經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