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煮後蒸:
原料:豬肘700克,雞蛋12個,豬油750克,雞油5克,竹筍25克,青菜25克,大蔥10克,姜10克,花15朵,臘湯300克,濕澱粉65438+65438。
方法①將肘子連皮煮至六成爛,撈出瀝幹水分,在皮上抹上醬油。(2)將大白菜、竹筍、生姜切塊,蔥切壹個洞放入辣椒中備用。③將豬油燒至九成熱,放入豬肘,將皮煎至金黃色,取出,瀝幹油,將肉的壹側切成五方形花刀,但不要切皮。將豬肘皮朝下放入碗中,加入醬油、高湯、蔥、姜、大料,蒸至爛透,取出,撈出蔥、姜、大料等。把原湯倒出來,把肘子扣在盤子裏。
(4)將雞蛋用清水煮熟,撈出,用冷水浸泡,去殼,抹上醬油,在炒勺裏用油加熱,放入雞蛋,煎至金黃色時取出,放入蔥、姜、醬油、高湯,蒸透,取出雞蛋,放入肘子外。⑤在炒勺中加入蒸肘子、竹筍、大白菜的原湯和殘湯。燒開後撇去浮沫,勾芡,加入味精,在肘子和雞蛋上澆上雞油,即可食用。
(2)燉煮法
原料:豬肘750克,香菇25克,火腿5克,蔥25克,菜心25克,高湯500克,料酒、雞油、大料、鹽適量。
方法①大蔥切寸,生姜切片,香菇切成8分長,4分寬,1分厚的片,火腿切成小象眼片備用。(2)豬肘子放血,撈出,瀝幹,在肉的壹面打5方花刀。(3)將肘子皮朝下,放入鍋中,放入高湯、鹽、蔥、姜、大料,文火燉至半爛,再翻面燉至爛,取出肘子皮朝上,放入大碗中,撈出蔥、姜、大料,放入香菇、火腿、菜心,燒開,撇去浮沫,倒入大碗中,澆透。
(3)蒸法
原料:豬肘750克,豬皮25克,高湯750克,蔥25克,姜25克,蒜50克,料酒5克,精鹽、醋、醬油適量。
方法(1)將豬肘洗凈,去血漬,撈出,濾幹,放入盆中,加入蔥、姜、鹽、味精、料酒、皮(先用水煮開,洗凈),蒸熟,撈出,去皮、蔥、姜,撇去浮油,涼透冷凍。吃的時候切成2分鐘厚的片,放在盤子裏。2大蒜搗碎,加醋和醬油吃肘子。
(4)鍋燒法
原料:去骨肘子肉500克,雞蛋1個,濕澱粉20克,植物油1000克,胡椒粉20克,料酒50克,蔥100克,姜、鹽、蔥、老虎醬、醬油各20克。
方法①將豬肘放入壹鍋水中,大火煮透,取出洗凈,切成5分厚的片,放入碗中,皮朝下,加入醬油、蔥(切壹個口,放入胡椒粉)、姜、料酒,蒸約1小時,取出,濾湯。(2)將濕澱粉、雞蛋、鹽放入碗中,調成糊狀。將壹半的膏體平鋪在平板中,肘關節的皮膚在膏體上朝下,註意肘關節肉的原型。剩下的壹半糊均勻的倒在肘肉上。⑧在炒勺中加入植物油,大火加熱至七成熱:保持肘肉原狀,輕輕推入油中;煎到稍硬時,移至文火,煎至熟。然後移至大火煎至金黃色,取出,濾油,切成長條,擺成馬鞍狀。吃的時候帶上大蔥和老虎醬。
丁香肘子
原料:去骨豬1肘(約1,000g),蔥、姜、鹽、醬油、味精、料酒少許,丁香6瓣,水發木耳、水發黃花菜10g,高湯500g,糖、香油、綠葉少許。
制法:將豬肘用鐵叉放在旺火上燒,將皮均勻燒至焦色起泡,然後用溫水浸泡20分鐘,再將糊刮幹凈至皮呈金黃色,放入水鍋中煮六次,取出,趁熱用幹凈布擦幹凈,將皮均勻塗上糖色,去掉肉裏的骨頭,放在案板上,用刀刮肉。把肉放下蒸碗,把蔥、姜、丁香放在肉上,撒上鹽,倒入醬油、料酒、清湯,籠蒸,取出。把蒸好的肘子的調料挑出來,翻過來扣在湯盤裏,把湯倒進勺子裏點燃,然後加入適量的高湯,把木耳、黃花菜、綠葉、料酒、鹽、醬油、湯汁煮開,撇去浮沫,嘗壹嘗,用濕澱粉勾到流水裏,加入味精,滴香油,均勻地澆在肘子上。
特點:色澤淺紅,油光發亮,皮爛肉香,丁香味,入口即化,肥而不膩。這道菜是寧夏的傳統菜肴。
燉豬蹄
材料:豬腳、蔥姜、黃豆芽。
制作:先將洗凈的豬前肘去骨,潑水,再放入蔥姜、黃豆芽,浸泡在上述湯汁中,而去骨的蹄骨仍墊在鍋中用大火煮,再轉小火2 ~ 3小時。壹開蓋,湯濃而爛,香味撲鼻。吃的時候可以在裏面涮點菠菜。肉質軟嫩而不膩,肉味留在妳的齒間。
酸菜肘
材料:新鮮豬肘1200g,特色酸菜80g,面包球80g,炸洋蔥圈20g。
做法:豬肘用鹽、胡椒粉、茴香籽腌制半小時左右,放入烤箱(100℃)中烤半小時,然後調至200℃至肉熟脆,配以炸面包球、酸菜絲食用。
紅燒肘子
材料:豬肘壹塊(1000g)、鹽、味精、醬油、糖、大料、桂皮、澱粉、湯和油。
做法:1。將豬肘刮幹凈,去骨,放入鍋中煮至六成熟,撈出,控水,用幹凈布瀝幹。
2.在肘子皮上抹壹層醬油,鍋上放油燒熱,把肘子往下煎至皮起泡,再取出控油。
3.將炒好的肘子放入盆中,加入鹽、醬油、糖、大料、桂皮、適量湯汁,蒸至軟爛,取出。把豬皮放上去。將蒸好的肉湯倒入炒鍋,燒開,加水和澱粉勾芡,將汁倒在肘子上。炒肉的時候,皮壹定要朝下,皮會起泡,味道很好。
紅燒肘子的做法
特點:色澤棕黃,肉脆爛,甜鹹。
將豬肘焯水,取出洗凈,放入碗中,去骨,將醬油和黃醬混合均勻後放在肘上,放入七成熱的油鍋中,將皮向下煎至金黃色,取出瀝幹。炒鍋放少許油,放入蔥、姜片、八角和黃醬、醬油、清湯、精鹽,放入肘子燒開,小火煨10分鐘,把肘子翻過來,等湯熟了瀝幹。放入大碗中,倒入肘子燉的原湯,放入籠中蒸20分鐘,煮熟後瀝幹原湯。將肘子扣入大碗中,用濕澱粉勾芡原湯,加入紹興酒和花椒油,淋上即可。
紅扒肘子的做法
特點:色澤紫紅,醇厚。
紅燒豬腳是濰坊地區的歷史名菜,因其軟糯入味,肥而不膩,營養豐富而深受人們的青睞。曾被評為“山東名小吃”。
炒鍋大火,放入花生油,七成熱時放入肘子肉,肘子煎成柿子紅時撈出。用偷來的刀將肘子分解成眼塊,塗上糖色,面朝下放入碗中,加入醬油、鹽水、蔥、姜片和半勺清湯,籠蒸,取出去掉蔥、姜片,放在鍋墊上。將鍋置火上,放入湯汁,加入料酒、味精、鹽水,將鍋墊放入烤架。腐肉汁稠,放入煎鍋,剩下的汁倒在肘子上。
經過兩次脫脂,紅燒肘子真正做到了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是貪吃怕胖的人的首選。
醬肘子的做法:
1.把肘子收拾幹凈,蔥姜放少許鹽,放高壓鍋裏煮到基本熟。
拔出骨頭
3.另起鍋放蔥、姜、蒜、辣椒爆香,放冰糖、醬油、鹽、香葉、豆蔻,把肘子放進去,加入剛煮肘子的湯,剛好到湯剛過肘子。
4.鍋燒開後,中火燉至入味。
5.湯裏只剩壹小碗米飯的時候,離火遠點。
6.提前準備壹個結實的小食品塑料袋,手肘涼後放入塑料袋,剩下的湯汁倒入手肘中間。
7.這壹步很關鍵,就是把手肘壓在塑料袋裏,直到壓不動為止,然後把袋子紮緊。
8.放入冷凍室,過壹會兒取出切片食用。
東坡肘子的做法
原材料:
豬肘、雪花豆、蔥節、紹興酒、姜、川鹽。
方法:
將豬肘子刮凈洗凈,沿骨縫切去壹切,放入湯鍋中煮透,將肘子骨去骨取出,放入有豬骨的砂鍋中,加入煮肉原湯,壹次加足,放入蔥、姜、紹酒,大火煮開;將雪豆洗凈,放入煮沸的砂鍋中,蓋緊,小火煨3小時左右,用筷子夾至皮爛。吃的時候把川鹽和湯豆放在碗裏盛上。蘸醬油吃。
特點:
湯是乳白色的,雪豆是白色的,豬肘是爛軟的,原汁原味,清香撲鼻。
【東北菜】——紅燒肘子
【主料輔料】帶皮豬1250g醬油400g蔥20g精鹽8g姜15g精辣椒4g糖25g大料3g紹興酒20g肉桂2g糖5g砂仁1g濕澱粉20g豆蔻1g花椒油15g丁香1g清。
(烹飪方法)
65438+
2.鍋用底油加熱,放入白糖,炒至深紅色,加入清湯、紹興酒、醬油、精鹽、蔥姜、豬肘、花椒、大料、桂皮、砂仁、豆蔻、丁香、草果、茴香,做成藥袋,放入鍋中,用文火燉至八成熟,取出豬時,將皮朝下放大。
3.將原湯放入勺子中加入味精燒開,用濕澱粉勾住,澆上花椒油,澆在豬肘子上。
[過程鍵]
1,豬肘分為前肘和後肘。前肘又稱“前蹄”,在豬前腿膝蓋以上,夾心肉以下。“後蹄”又稱“後蹄”、“豚蹄”,位於豬後腿膝蓋以上,臀肉、胯肉、黃瓜肉以下,與扇骨相連。肉厚、薄、呈膠狀時,紅燒前後都可以用,以後用更好。
2.換刀時要求刀距均勻,深度合適,即要深到皮膚,保持皮膚完整。
3.掌握火候,使成品酥脆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