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墊紙是河西走廊甘肅永昌縣的地方特色小吃之壹。不同於手抓羊肉,它既有手抓羊肉的豪爽,又將河西面食的精致展現的淋漓盡致。
在河西地區,由於羊的主食是北山的鹹草,羊肉嫩瘦不柴,營養豐富,食之無味,堪稱美味。金昌羔羊墊紙講究用料,配方嚴謹,工藝精良。制作時,宰殺1-2歲的羔羊,經過獨特的烹飪,在肉湯中加入面粉卷,同時進行加工。顏色正,味道純,香味濃郁,鮮香可口,令人難以忘懷。
不過羊肉墊紙發明的時候也沒這麽好看。反而有很多無奈。也許妳不知道,最初生產羊肉墊紙其實是從每年冬春“殺羊”開始的。為什麽要殺羊羔?原來,在每年冬春羊的繁殖季節,草原上誕生了大量的小羊。
通常這些小羊都養不了,因為草原面積畢竟有限。為了更好地放牧和保護草原,人們要根據草原載畜量的要求,按比例宰殺壹定數量的羔羊,以維持草原草場的平衡。
這原本是不得已而為之。那些被宰殺的羔羊,壹般比兔子大不了多少,它們的皮被拉長,以後用來做羔皮;而他們的大量肉食,牧民們通過燉制發明了羊肉墊紙,以後就成了當地的名吃。所以羊肉墊最好用羊肉。
將羊肉剁碎,用清油煸炒,放入蔥、蒜切片、幹辣椒,加入姜粉、花椒粉、鹽等調味品,加水燉至八成熟。用清油將面團搟成煎餅,卷成筒,切成寸,放在肉上,燉至面團熟,肉爛,即可食用。羊肉墊紙以面香、肉嫩、味美、營養豐富而聞名。羊肉和精粉,軟硬兼施,有羊肉的鮮美,又有河西優質面粉的正宗嚼頭,相得益彰。正是紅花綠葉、才子佳人的組合,才成就了壹個奇妙的組合。
不同於手抓羊肉,它既有手抓羊肉的豪爽,又將河西面食的精致展現的淋漓盡致。與蒙古純遊牧的生活方式相比,這裏已經有了相對發達的農耕文明,文化的交融也體現在壹種民間食物上,這也算是比較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