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後市,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停止進口美豆後,國內蛋白粉缺口將逐漸顯現。此外,目前豆粕和菜粕的高價差使得菜粕更具性價比,疊加水產養殖進入旺季,菜粕需求旺盛,預計菜粕供應將逐漸趨緊,後期漲勢有望延續。
進口成本上升
飯的差距逐漸顯現。
目前國內大豆供應主要來自南美,在10之前對美豆進口的依賴並不強。但由於前期市場謹慎,仍有相當壹部分投資者將希望寄托在中美和談上,因此大豆價格反應並不充分。同時,大部分油廠都提前采購了大量大豆,使得國內中短期大豆和豆渣供應充裕,限制了大豆和豆渣的價格上漲。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從10到明年南美大豆上市期間,中美貿易摩擦將極大影響國內蛋白粉供應。國內停止進口美豆造成的蛋白粉缺口,不是那麽容易彌補的。2065438+2007年,中國進口美豆3285萬噸,粕高達2600萬噸。雖然中國先後降低了東南亞部分大豆和豆粕的關稅,並放開了烏克蘭葵花籽粕的進口,或者後來進壹步放開了其他雜粕的進口,但是幾百萬噸雜粕的增量在數量級上還是杯水車薪。最近油廠開始放緩壓榨,但預計10後原料會逐漸短缺。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蛋白粉的缺口會逐漸顯現,而這種缺口只能通過提價來調節,抑制需求或者增加供給,菜粕價格也會因此受益。
旺季需求增加
菜籽粕作為豆粕的替代品,其價格受豆粕影響較大,替代需求通常由兩者之間的價差來調節。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市場對後期大豆供應缺口的預期使得豆粕獲得了相對較高的溢價。截至7月24日收盤,豆粕和菜粕主力合約價差為639元/噸,去年同期為516元/噸。去年豆粕和菜粕的低價差使得豆粕在飼料中替代菜粕,但在目前的價差下,菜粕添加比例恢復,支撐菜粕需求。久而久之,豆粕供應出現短缺或拉大豆粕與菜粕的價差,進壹步刺激菜粕在飼料中的添加。
另外,7-8月是水產養殖的旺季。作為水產飼料中幾乎不可或缺的原料,菜籽粕的需求得到了很好的提振。相比豬禽養殖,今年水產養殖利潤較好,菜粕需求也較為旺盛,使得庫存處於歷史同期較低水平。截至7月20日當周,廣東、廣西、福建菜籽粕庫存僅為2.8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51.72%。最近幾周,強勁的需求加速了菜籽粕庫存的下降,對菜籽粕市場起到了很好的提振作用。
綜合來看,後期國內蛋白粉缺口成為潛在利好,豆粕和菜粕價差利好以及養殖旺季需求也助推菜粕走勢。因此,預計菜籽粕供應將逐漸趨緊,後期漲勢有望延續。1809合約可以背靠60日均線逢低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