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包圍城市,就是實行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政權的方式。這是毛澤東研究中國國情,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這是奪取中國革命勝利的正確途徑,也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
1927大革命失敗後,蔣介石國民黨建立新的軍閥統治,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實行法西斯獨裁。中國社會還是壹個半封建的牛群社會,中國革命轉入低潮。在革命的關鍵時刻,1927年8月7日,中國* * *在漢口召開了“八七會議”。在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在大革命失敗的關鍵時刻,及時向全國人民指明了堅持革命的方向,使中國革命逐步進入了以土地革命為中心的新的發展階段。從1927年秋到1928年底,中國* *領導了全國200多次武裝起義,最著名的有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這些起義開啟了中國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新時期,激發了中國人民的革命鬥誌,對人民軍隊的建立和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義。
但武裝起義後,率先奪取中心城市?還是先占領農村,結合農民運動,走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道路?這是當時必須解決的壹個極其重要的問題。毛澤東從實踐和理論上回答了中國革命為什麽要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中國革命根據地和中國紅軍能否存在、發展和取得全國勝利等壹系列重要問題。在實踐中,毛澤東在領導秋收起義的過程中,否定了“取瀏陽直擊長沙”和攻打中心城的錯誤主張,率部向井岡山進軍。1928年4月,與朱德領導的湘南起義部隊會師,創立了中國革命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