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帶皮的豬後腿(6分肥4分瘦,皮薄的豬臀尖最好)和蒜苗。
調料:豆瓣、醬油、甜面醬、味精、豬油。
烹飪方法:
1.將豬肉刮幹凈,放入湯鍋中,同時放些胡椒粉,拍壹片姜進去。煮至剛熟(用竹筷插入,若能插入且無血溢出,則恰到好處;或者拿出來切,如果刀口沒有血的話),拿出來冷卻後切成又大又薄的片。蒜苗洗凈,切成馬耳朵。
2.鍋燒熱,不放油,放入豬肉片翻炒至油如“燈窩”(肉卷成穗狀),放入剁碎的郫縣豆瓣翻炒至香有顏色,放入少許甜面醬(或白糖)翻炒至香,放入醬油(根據口味不需要)、蒜苗、雞精翻炒至蒜苗碎,裝盤即可。
特點:色澤鮮艷,香味濃郁。
後記:如果原料中沒有青蒜,可以用辣椒和蒜苔,但青蒜最好,原因有二:壹是顏色青白,煮出來的豬肉紅亮,最悅目;二是好吃,酥嫩,爽而不膩,是別人無法比擬的。如果配上青蒜,菜肴會有淡、紅、綠、紅綠之分,味道會有稀、濃、濃、淡之分。
先加壹點甜面醬,這樣味道比較濃,用量也不會太多;二是加壹點糖,因為煮出來的豬肉要微甜,甜面醬起很強的作用,糖起很強的作用;第三,加入壹些黃酒,同時和郫縣豆瓣壹起煮,使黃酒和豆瓣相互作用,既有黃酒的香味,又使豆瓣不易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