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元/5公裏:
1,6-25km: 5.6元/km。
2.26-30km: 5元/公裏。
3.31-50km: 4.5元/km。
4.51-80km: 4元/km。
5.81公裏及以上:3.5元/公裏。
壹般是15km,25km,收入180-300元。平均下來就是壹天兩趟,壹天的收入400元(毛利),壹個月就是12000元。除去汽油車的損耗,壹個月的收入大概在7000-9000元。
長期以來,物流行業有壹句話:誰先漲價誰先死,誰不漲價誰死。漲價是個技術活,既需要企業自覺,也需要政府幹預,或者說轉變思維也能節省不少成本。
貨運漲價首先是市場行為,應該由企業自己決定。但是漲價會影響市場份額。誰先上去,多少錢?如果競爭對手沒有呢?業務量下降怎麽辦?這壹系列問題使得漲價在操作層面面臨重大困境。所以,單靠企業的自覺提價是很難的。
時至今日,物流業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成為壹項民生工程,其公共性越來越明顯。既然具有公共屬性,政府就不能把物流當作完全的市場行為,而應該切實擔負起政府應盡的責任。在物流漲價這件事上,政府不應該讓市場自發調節,而應該承擔市場補償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