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要威脅她,讓她看起來像變了壹個人,那是不可能的。
在我看來,妳媽媽是壹個忠於自然,充滿童心的人。她有妳沒見過的相反的個性。如果妳想改變她,妳要做好長期的準備。
這裏有些東西會幫助妳理解她的行為:
妳的母親是壹個典型的前意識者,按照“我們-他們”的二分法行事。就是這個人不是好就是壞,不是“朋友”就是“敵人”。這種刻板印象是初級神經系統的典型特征。
初級神經系統的另壹個特點是簡單概括。就像壹個怕蛇的人分不清響尾蛇和無毒蛇壹樣,只要看到蛇就會驚恐地尖叫——因為他的前意識讓他在1/10秒內做出了反應。
簡單來說,高級神經系統負責調節人接收到的信息。比如有人煩妳,妳想打他,這就是初級神經系統的作用。但是妳認為矛盾還有其他的解決方法,那就靜下心來和它溝通。這是高級神經系統的作用。
人類經過壹萬年的進化,形成了初級神經系統。在古代,這個系統可以幫助人們及時躲避災難或襲擊,從而增強人類生存和繁衍的機會。現代人的生活靠的不是這種本能,而是“意義”。就像妳學那麽多知識是為了有壹個好的未來,這些意義給了妳行動的動力。
通常人的高級神經系統到20歲就會完全發育,但也有13歲的人比20多歲的人更理性。因為在這個繁忙的現代世界,人們在判斷事物時習慣於依賴快速反應的初級神經系統。
所以她立馬跳出來反對和妳在壹起的人。她的初級神經系統把妳的朋友歸類為“他們”。她不以為然,只是把他們概括為對妳“無益”的群體。然後她的負面情緒驅使她做出了攻擊性的拒絕反應。
這種“我們-他們”的思維方式會把對方非人化,什麽樣的行為都有可能,也會導致同情心的減弱。
這種刻板印象很難改變。她對那些學習成績不好,長期在社會上混日子的人有壹種“仇恨”情結。
媽媽可能會因為妳學的東西生氣,但不是仇恨。憤怒是有選擇性的,但仇恨通常是盲目的,同時也伴隨著恐懼。
另外,如果這種行為壹直發生,情況越來越糟,把妳逼入兩難境地,那麽就會爆發爭吵。如果妳用“看看他們是誰”之類的話來形容那些朋友,很可能會激起妳的自我憎恨——“在她眼裏,我是個不懂得把握人際關系的傻逼”。其實就是妳那種四處碰壁的狂躁表現,以及“連妳最親近的人都處理不好關系”和“哦,可笑!”這種輕蔑的語氣是自我憎恨的表現。而自我仇恨是更多矛盾和仇恨的開始。
妳現在去解決這個問題是壹個明智的決定。因為妳還沒有完全把妳媽媽歸為“他們”壹類,妳還沒有拋棄那些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朋友。妳還在尋找溝通協商的機會,妳還在尋找屬於朋友的正義。妳可以感受他們的處境,深入思考,客觀看待妳的改變,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妳正是現在世界上最需要的那種人。
處理妳和妳媽媽的矛盾,最根本的辦法就是把她的二元思維取向從“我們-他們”轉變為“我們-我們”。讓她站在妳的角度感受妳的感受。當然,前提是妳也有這種“我們-我們”的思維方式。
以下是我的考慮:
第壹,通過鼓勵的話語建立“我們-我們”的關系。
首先,不要因為妳媽媽沒有切到完美的桃子,做的不好,或者拒絕了妳的朋友,就武斷的把她歸為“他們”。設身處地為她著想,即使她是妳討厭的人。我們來做壹個最簡單的蘇格拉底式問題——這也是心理咨詢中常用的方法。通過壹系列的為什麽,我們可以找出問題的最根本原因:
為什麽她對買菜不熱心——因為她對烹飪不感興趣——為什麽她對烹飪不感興趣——因為她家人覺得她做的菜很難吃——為什麽她做的菜很難吃——因為她沒有學好烹飪方法——為什麽不鼓勵她學烹飪——為什麽不鼓勵她學烹飪——因為大家都覺得她沒有烹飪天賦。
其實妳和爸爸的反應真的證明了妳對它不抱任何希望。由此她會認為即使做了也沒有效果,所以會草草了事。
每個人都有做飯的能力。只要稍微研究壹下菜譜,就能做出精致可口的飯菜。那麽我們該如何安排她對烹飪的熱情呢?我們得到了壹個初步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鼓勵她,改變她在烹飪方面的自卑和懶惰。
比如“嘿,今天這道菜還不錯!”只要多放壹點鹽。”委婉的建議。
“哇,這真的是妳幹的嗎?還不錯,看來妳還是有做飯的本事的!”明確的肯定。
或者自己去廚房幫她做點事——不自己做的事永遠實現不了——然後妳就可以說:“做飯這麽辛苦,妳做飯累嗎?”"明天我來幫妳洗碗好嗎?"
她可能不會找妳幫忙,但通過這種方式,她能體會到妳是在關註她的內心,而不是指責她做菜,享受成功。因為說到做飯,她可能已經把妳和妳爸爸劃分為“他們”了——她做八道菜的時候,其實是希望得到壹些肯定的,而妳和妳爸爸卻忽略了這壹點,導致她對做飯更加厭惡,惡性循環。這其實是壹個鼓勵和改變她的機會,可惜錯過了。
我通過表揚媽媽的廚藝,改變了她對烹飪的熱情。從壹開始她就是傳說中的會做菜的人,口味很淡。有壹次她偶爾多放點鹽,我驚嘆不已,贊不絕口,她得到了壹個心理暗示,自己做的菜要多放點料,才能得到家人的愛。所以,研究菜譜是很有必要的。現在是二級廚師。是的,那也是我用來誇她的壹句話。多表揚也沒什麽損失。不要太吝嗇妳鼓勵的話。
之所以要用鼓勵的方式去做,是因為只有建立自信,才能增強她對烹飪的掌控感。而機械的說教和指責,對於那些依靠初級神經系統判斷事物的人來說,只能起到負面作用。因為初級神經系統的判斷時間很短,任何“威脅”到她的東西,都只能立刻喚起戰鬥和攻擊的心理。當阻力在不斷積累的時候,人最終會選擇用“不贊成”的冷漠來守護自尊,或者用“冷漠”建立更低的自尊來適應這種敵意。
換句話說,以高級神經系統為主導思維的人的思維模式去處理初級神經系統為主導思維的人的生活,根本得不到預期的結果。這也是很多孩子叛逆的原因。他們沒有成熟的額葉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種鼓勵也可以用在她的其他方面,比如桃皮絨。“今天這個桃子太完美了,我都舍不得吃。”或者妳可以試著剝,然後還不如她剝,說“原來妳是主人。”或者“嘿,我不如妳。”信不信由妳,她會竊喜。這樣她會很小心,因為她剝的都是經典,當然也要有經典的外表。
這是建立“我們-我們”關系的第壹步。當她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特征和潛在危機時,妳要能看到並肯定她存在的重要性和獨特性
第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初級神經系統可以控制我們的情緒接受能力——有時它關閉,有時它打開。也許我們對朋友的感受非常敏感,而對“別人”卻不敏感,有時甚至會出現情緒倒置,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失敗上。
當她拒絕妳的朋友時,妳是否出於憤怒而使用攻擊性語言?(如前所述,這種壓力只會讓依賴初級神經系統的人強化刻板印象,讓他們更加固執地維持這種印象,而不進行任何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換句話說,當妳感到憤怒、痛苦、受到威脅的時候,妳應該盡可能地去思考這件事情的根源,這樣妳就可以用妳的高級神經系統來處理問題,而不是用妳自己的初級神經系統來使事情變得更糟。
這個時候,不如盡快把自己內心的感受傳達出來,專註於這個具體的問題進行理性的探究。註意“具體”的問題,不要涉及不相幹的事情。
比如,妳可以很快告訴她:妳這樣說他們,讓我感到難過,進退兩難。
妳要及時傳達妳的困境感,否則妳會因為抑郁而變得狂躁過敏。
在雙方都能保持頭腦清醒的時候,或者氣氛合適的時候,妳可以認真的和她討論這個問題。
首先妳要獲得她的認同感,哪怕不是妳想做的事情——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其實我也想過他們是否適合做我的朋友。”“有時候真的覺得和他們聊起來見識少了。”等等,這些都是她先入為主的印象,她會認為妳對她的想法有所了解,采取稍微平視的觀點。
平視是溝通中非常重要的壹個環節。大多數父母在面對孩子時都有壹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只有站在她的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取得她的信任。當她覺得妳是壹個可以和她溝通的人,這座橋就搭好了。接下來,妳可以這樣問她:
首先妳要問她是怎麽得出這個結論的——
“為什麽妳覺得這些朋友不應該和妳交往?”(她可能開始給人分類了)
“根據什麽?能舉個例子嗎?”(註意,就是這種朋友,壹般)
“妳認為是什麽導致他們變成這樣?”讓她從他們的角度考慮問題。
“為什麽讓他們遠離我這麽重要?”
“我們認為會發生什麽?”
“這是什麽意思?”
她會找到她知道的錯誤。其實他們沒有燒殺搶,只是去超市打工。學習差並不是所有沒有社會存在價值的標準。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這個世界上才會有人幫妳給車加油,為妳建造舒適的建築,讓妳知道繼續學業是多麽幸福。就算沒有貢獻,他們的存在也不足以阻止妳學習。那麽,作為多年已知的既定事實,她能“放棄這個想法嗎?”如果放棄了,會有什麽壞處?"
不管她是否接受妳的想法,妳都應該向她表示感謝。因為這種拒絕是出於保護妳的本能。這也是為接下來的溝通做好準備,事情不可能壹蹴而就。
就是因為平時缺乏交流,她對妳的印象壹直停留在妳這個沒有自制力的孩子的階段。如果妳能多告訴她妳在學校組織了什麽活動,老師或者其他同學是怎麽評價妳的,她很快就會意識到妳現在是壹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了。通常父母更願意相信別人說的,而不是妳自己說的。也許他們只是單方面從妳的自理能力推斷出其他能力。
所以,壹旦有機會,妳要通過良好的感恩建立起溝通的基石,然後妳就可以把她納入妳的思維模式。
當班長比當兒子女兒簡單多了,因為朋友之間不存在“對妳的生活負責”的關系,自然不會對妳有什麽限制或者過多的幹涉。
加油,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