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做攝影師有哪些積極和消極的方面?

做攝影師有哪些積極和消極的方面?

(1)“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相當於在壹本書裏只看到壹頁。如果妳出去見見世面,就相當於讀完了壹本書的全部內容。”

對攝影的興趣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後天培養的,熱愛攝影是壹種天性。小時候因為大哥是部隊裏的政治科長,經常帶壹些報刊回家。所以我喜歡看《人民畫報》和《解放軍畫報》,我向往祖國美麗的河山,羨慕攝影師可以去世界任何地方。那種無拘無束的生活,說不出的崇高,壹直是我的夢想。這種直觀、生動、富有感染力的攝影藝術,獨特的光影節奏,變幻莫測的色彩,叫我心動。攝影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看到了更多平時想看卻很難看到的東西,打開了壹個又壹個視覺空間,了解了社會,品味了人生。所以,每到周末或者假期,我總是背上背包和馬甲出發,逃離喧囂的城市,告別壹成不變的日子,去我想去的地方,記錄我多姿多彩的生活;那時候,妳可以遠離小圈子裏的喜怒哀樂,看大河東流的江水和傲然綻放的牡丹,欣賞龍門路社大佛的微笑...

生活是壹本書,不拍照的人只能看到其中的壹頁。記得有壹段時間,我的生活空間很純凈,每天只有三個地方可去:辦公室、管轄區、溫馨的家。至於思想空間,我希望無限地探索,因為對於攝影師來說,思想空間是攝影生存和延續的最佳環境。正因為如此,有人形容攝影是有形的詩,詩意的畫。居裏夫人說,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的確,無論是天才還是凡人,都會有鮮花春風環繞的美景,也會有遍地荊棘、不知所措的悲哀;有壹帆風順、壹帆風順的,也有難以預料、困難重重的。陽光大道只能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壹段時間。更多的時候,我們都走過崎嶇的道路。

如果對比新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我的足跡或許可圈可點:80年代初的大學生;上世紀90年代初,內陸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競聘中層幹部、較大城市工商局局長、系列工具書編輯、某報社記者站站長等等。然而,當我決定成為壹名攝影師時,所有的職業都變得無足輕重,甚至心裏有壹種好的歡呼。希望可以在真實空間和光影瞬間自由切換,雖然這樣的切換充滿了痛苦。“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相當於只看到壹本書的壹頁。如果妳出去見見世面,就相當於讀完了壹本書的全部內容”。在路上,沒有移動參照物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無聊。當路途遙遠時,任何人都會失去信心。人的壹生,說白了就是在努力尋找實現自己價值的方式。當我拍不出壹幅好的攝影作品,不知道如何評價壹幅作品的時候,我發現自己太忙了,忽略了太多的知識積累,就像疾病來襲的時候,我似乎有時間去思考生活相關的話題。需要學會系統地呼吸新鮮空氣;妳需要綠、黃、藍來滋潤妳的眼睛;妳需要爬上山頂,喊著“我要充電”。

走上攝影這條路,有兩個結論:攝影容易,攝影難。的確,它很容易學,因為它是借助科技和現代設備按下快門來完成的;但是,要拍出壹張滿意的照片太難了——因為攝影技巧是壹方面,更重要的是攝影師自身的文化素養,對客觀世界的理解和對美的審視能力。鑒於此,認真而有追求的攝影師會向往更高的境界——探索攝影藝術的完美。

(2)“我還年輕,渴望上路。”

我是壹個對生活充滿好奇的人:無所畏懼,意誌堅定;對攝影的迷戀超越了自己的生活;勇於挑戰艱辛;攝影生活的狀態永遠在路上;當然,攝影器材,筆記本,還有交通工具?quot紅背心”,成了隨身的家當;唯壹的缺點就是拍出好照片太難了。長期的攝影實踐,使我們嘗盡了酸甜苦辣,經歷了千難萬險。拍了無數的片子。有很多照片,包括出版過的繪本、出版過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推移,看起來蒼白無力,有的甚至成了廢片,但真正有生命力、有價值的照片卻很少。這些都說明,要重視攝影基本功的錘煉,加強技術、技能、文學、藝術、理論素養的進壹步學習。攝影深造正好符合這壹點。因此,我選擇了由中國攝影家協會和北京市教委聯合主辦的北京攝影函授學院,並有幸成為中國攝影函授學院更名後的第壹名學員。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幫助我找到了成功之路。相識就是緣分。共同的喜好和憧憬,希望和堅持,讓攝影師重新回到了中國的課堂。加入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的時候,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味,就已經和往屆學生組成了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許多來自不同行業和地區的學生和老師,為了攝影的信念進入了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在這裏,妳可以系統地學習紐約攝影學院的攝影教材。可以和省內外攝影師面對面交流;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聞風而練,言傳身教;可以互相看對方的作品,取長補短;可以說是函授和面授相結合,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既通俗又專業。每壹張實習照片都是幸福的瞬間。在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學習後,出去的機會多了,有時是函授,有時是實習,有時是壹個人旅遊。但只要我在路上,我就會用心感受“攝影師在路上”的感覺。暫時放棄安穩舒適的生活,在課堂上做壹個帶著疑惑的自由人,用第三只眼睛去記錄身邊的人,身邊的事,生活的環境。攝影雖然不能改變環境,但至少可以改善心情;攝影雖然不能改變生活,但至少可以改變世界觀。

有時在紅盾,獨立冷秋,永別康橋,昨夜西風等別名下。、我逛洛陽信息港攝影在線、開封宋韻論壇光影時刻、河南Dahe.com、大河論壇光影畫廊、河南攝影網、彩影無極、蜂鳥、中國攝影在線、中國攝影家協會網等,並不斷嘗試發帖,接受網友的建議。積極參加中國攝影家協會組織的“祖國懷抱中的殘疾人”、“中華兒女春蕾杯”等攝影比賽。不管贏不贏,重要的是參與;無論批評還是鼓勵,都成了我前進的動力!我心裏真的很喜歡“攝影師在路上”這四個字。它代表了壹種生活狀態,壹種心理情感,讓人聯想到苦難、快樂、行走、搖曳等詞匯,感覺很生動。

有時候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已經進階到壹個很高的層次:進入北京攝影函授學院深造,說明我的目標是提高自己的攝影技術,脫離“典型的業余水平”,加入高層次的嚴肅的業余或專業攝影師的行列。我想,我是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的學生,我正在路上。當攝影方面的深造真的成為壹個攝影師生活甚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時,誰敢懷疑過幾年就沒有成功的攝影師了?!攝影學習,關系階梯,和進步。

(3)“路上有風雨,更出乎意料。然而,當我經歷了所有的苦難,我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攝影師。”

北京攝影函授大學的學習生活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重要壹站。最讓我滿意的壹件事,就是經常壹個人在紅盾書店看紐約攝影學院的攝影教材和經典攝影作品,讓自由的靈魂在自由的空氣中徜徉。我壹直認為,在路上的攝影師有著非凡的智慧和勇氣。有多少人為了夢想走在路上?有多少人要走上生存之路?前者的喜悅和後者的悲傷是壹種美嗎?當我在攝影的道路上遇到了深造,函授大學用那種合理的方式詮釋了那個古老的名詞——充實。

在攝影的道路上,我們要時刻有意識地停下腳步,更新自己的知識,在這有限的旅途中留下鮮明的痕跡。正是知識更新,為無意義的人生旅程創造了意義,使人類和動物的生存變得不同,給悲劇人生打上了悲劇的烙印,賦予平凡的作品以新意。知識更新是舊我與新我交流的最好機會,在攝影的天堂裏寧靜而深遠。在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的學習,讓我明白了知識更新是大踏步前進的最好機會。我喜歡和老師和學生壹起旅行。我不僅能走出去,請進來,還能趕上學習,幫助別人。在集體收藏的過程中,妳不會孤獨。壹個孤獨的靈魂,可以體會到名利場裏嘗不到的師生情懷,讓妳得到興奮和充實,讓妳的攝影充滿靈感和生命。

攝影師在旅途中需要溝通和合作。只有通過交流與合作,才能欣賞沿途的風景,享受攝影賦予的神聖快樂。妳站在路上看風景,卻不知道自己也成了壹道風景。當我成為壹名在路上的攝影師,我知道只要心中有夢想,哪怕是為了攝影而攝影也是壹種幸福;孤獨、無助、無助,甚至是苦難,時間久了就會變成獨立、智慧和力量。“路上有風雨,更有意想不到的危險。然而,當我經歷了所有的磨難,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攝影師?quot”“在路上”已經成為我生活的壹種狀態,相機和日記是我陪伴“在路上”最好的行李。我陶醉在大自然中,我在作品中找到自己,我半閉著眼睛發現世界是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