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2005年,天生反骨的周磊創辦了自己的SNS網站——好友,提供社交活動發布信息的平臺。
工作後的生活
什麽是“三人行”?是受歡迎的美劇嗎?如果妳登錄《老友記》的網站,妳會發現它的含義極其豐富和廣泛。“我的下班生活,這是我們網站的廣告語。”周磊說。
在介紹“好友”之前,首先要明確另壹個概念——“SNS”。所謂的S N S,指的是socialnetworkingservices,是WEB2.0時代非常流行的壹個概念,中文可以表述為“社交網絡服務”。
“我自己以前也是上班族,每天下班後無所事事,但我是個年輕人,壹直呆在家裏不是問題。”周磊曾經是典型的IT白領,每天下班回家。壹成不變的生活讓他活潑的天性很不舒服。
“這是創建六人網站的最初動力,但沒想到會這麽大。”為了解決自己的孤獨感,周磊創辦了壹個六人黨,卻不曾想到壹發不可收拾。
“朋友”是壹個針對都市白領的社交服務網站。在這裏,每個上班族都可以找到合適的朋友圈,更重要的是可以參加各種線下活動。比如周末去遠足,打網球,賞櫻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針對高端白領的服務方面,“朋友”已經占據了北京市場的主要位置,很多白領基本上每周都會通過這個網站參加業余休閑活動。“網站用戶忠誠度很高,很多人把它當成家,這是支持我把這個網站做大做強的重要動力之壹。”周磊說。
“我不認為朋友是壹個交友網站。交朋友不是朋友的目的。交友是用戶使用這個網站的結果和副產品。前幾天有兩個成員結婚,請我去做客,讓我發言。他說他們是參加壹個六人聚會的劇社活動認識的,現在結婚了,應該感謝我。其實六人行並不是壹個婚介網站,而是壹個社交服務網站。我們關註活動,但成員可能形成夥伴、情侶等。通過活動,這是壹個自然的結果。”也許只有周雷自己才能解釋“六通”的本質和真諦。
下壹個主要的互聯網渠道
“朋友”就是這樣壹個網站:專門針對都市白領,是壹個社區交友網站。登錄後,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與他人交流的活動。
“這是目前國內最復雜的SNS網站。”周磊說。
為什麽人們需要這樣的網站?這個問題足夠寫壹本書了,但周磊的回答很簡單:“SNS將是最新壹代門戶的形態。”
上過網的人都見過第壹代門戶是什麽樣子的,比如新浪,hao123等等。但是第壹代門戶網站無法滿足人們對信息精準定位的需求,於是出現了第二代門戶網站,這就是以Google、百度為代表的搜索引擎。第二代門戶的弱點是缺乏交互性。人們往往關心的不是自己應該知道什麽,而是周圍的人知道什麽。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妳去餐館,服務員問妳想吃什麽,妳可能會點宮保雞丁。當妳去另壹家餐館時,妳可能不會這樣點菜。妳看到厚厚的菜單,可能會讓服務員給妳推薦壹道菜,也可能會問服務員妳這樣的白領點什麽,妳這樣的帥哥點什麽。”周磊說。
“這是另壹種檢索信息的方式,與谷歌的排序方式不同。社交的方式就是妳想知道妳的朋友最近關心什麽信息,想聽什麽音樂,想看什麽電影。從表面上看,這是壹個微小的變化,但實際上這可能是壹個革命性的變化。”周磊進壹步解釋道。
於是,社交網站應運而生,它是互聯網新的主渠道,也就是新的流行應用。據周磊分析,過去十年互聯網真正的主渠道不超過五個,包括郵件、IM、BBS等。社交網站是互聯網的下壹個主渠道。
“如果社交網站壹定要用門戶這個詞,那就是所有人的門戶。每個人對妳來說都是壹個門戶,每個人都為妳打開了壹扇看世界的新窗口。如果妳進入壹個社交網站,妳就進入了另壹個人的世界,妳會知道他最近在參加什麽活動,有什麽新的感受。”周磊說。
在美國,微軟也曾斥巨資參股大型社交服務網站“facebook”。“我認為微軟對類似的‘SNS’網站作為第三代門戶網站的潛力持樂觀態度。”周磊說。
創業:有點傳奇色彩
周磊為都市白領搭建了壹個難得的精神家園,但他創業背後的辛酸誰能體會?
“我覺得我今天很幸運,有壹些傳奇的因素在裏面,因為我在創業的道路上不止壹次神奇地走過來。”周磊說。
周雷和他的“朋友們”確實有壹些傳奇經歷。
“事實上,我認為互聯網鼓勵創業。從來沒有壹個行業像互聯網壹樣有這麽多的創業機會。而且我個人更適合創業,因為我從其他互聯網創業者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看到他們當時把壹個小公司做大了。在阿裏巴巴工作的時候,我們在馬雲家裏工作。”周磊說。
天生躁動不安的周磊也在馬雲的“刺激”下走上了創業之路。
“我最開始想做壹個活動引擎,因為我覺得這樣會贏得大家的信任。SNS只是壹個工具,在實際活動引擎的應用中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覺得可以解決人際交往的可信度問題。”
周磊雖然有壹個成熟的想法,但是付諸實踐的過程卻很艱難。首先,壹個很大的問題是:如何才能讓我的網站被人知道?周磊想到策劃壹場發布會。然而,錢成了壹個不可逾越的坎。
“我們做這個網站的時候,辦公室只有10平米,只有我和助理兩個人。我們要做300人的發布會,壹天要租65438+萬的城堡。”
結果周磊只用3000塊錢就在城堡裏成功舉辦了壹場發布會,而且是壹整天。
“我承認有壹點運氣。當時的情況是3月底,城堡處於淡季,想找壹些機會宣傳自己。於是我跟城堡的負責人說,我們會在這裏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很多媒體參加,這對城堡的美譽度的提升大有裨益。最後,他們同意把城堡借給我們壹天。現在看來不可思議。很多大公司在城堡裏舉行新品發布會,壹天就要花費數百萬美元。”周磊興奮地說。
租到城堡的成功有壹定的運氣成分,但這遠不是周磊創業經歷的全部,他走過的路上還有很多危險的情況。
“最糟糕的是,壹旦資金鏈斷了。快月底了,公司賬上只有1200元。妳需要花費什麽?員工的工資,服務器的成本...總之是很多,但最後還是挺過來了。”妳是如何攜帶它的?周雷只是笑。他只是說:“任何壹個創業者,在他的創業路上,壹定都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包括馬雲創立阿裏巴巴,錢用完的時候。這是創業的必修課,但也不是壞事。”
不是“英雄”,而是“戰士”
為什麽要創業?是不是每個人都要創業?創業者和農民工有什麽區別?這些問題周磊都思考過。他是壹個充滿激情的創業者,但他從不缺乏對過程本身的理性冷靜思考。
“我曾經是壹名優秀的農民工。阿裏巴巴和新浪都獲得了認可,但這根本不能等同於創業。我做農民工的時候,只對上級負責,完成上級交給我的任務就夠了;當我是壹個企業家的時候,我有很多事情要考慮。我的責任非常重大。我對這家公司負責,我對產品負責,我對所有員工負責,我對我的客戶負責,最重要的是我對自己負責。”周磊說。
這是壹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壹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名言在網絡時代被解讀為壹個充滿機遇和陷阱的時代。
“任何壹個互聯網創業者,想要成功,最重要的是從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出發,關註客戶體驗。每壹個成功的互聯網創業者,必然會在自己最熟悉、最感同身受的領域取得成功。”周磊說。
“我不希望別人叫我‘創業英雄’。我還沒到那種程度。我更喜歡‘創業勇士’這個稱號。”周雷壹邊盯著電腦壹邊說道。此時他的下屬也在努力,都是年輕人,壹邊聽音樂,壹邊努力提供國內最好的網絡社區交友服務。
“創業是辛苦的,但與之匹配的成就感是任何工作都無法帶給妳的。只要妳選擇創業,妳就是成功的。”周雷的語氣異常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