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讓妳對當地的特色美食壹覽無余。由於各地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北方棗較多的北京棗粽子;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比較有名的粽子有以下幾種,山東粽子世代最多。
包粽子的做法——北京粽子
五月初五到,包餃子劃龍舟紀念屈原。用樹葉、蘆葦葉或竹葉包裹的粽子有三角形、斧形、角形或枕形。“我是葉,妳是糜。我生來就是為了照顧妳。熱浪滾滾,妳我相映成趣,人生甘甜。”粽子有很深的感情,粽子壹直很在乎感情。
北京粽子的做法
北京粽子個頭大,呈斜四邊形或三角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產品都是湯圓。在農村,人們仍然習慣於吃粽子。北京粽子黏、韌、香、獨特,多以紅棗、豆沙為餡,少數還以果脯為餡。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大,呈斜四邊形或三角形。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產品都是湯圓。在農村,人們仍然習慣於吃粽子。北京粽子黏、韌、香、獨特,多以紅棗、豆沙為餡,少數還以果脯為餡。
北京大棗粽子的做法;
將糯米洗凈,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棗洗凈備用。先將粽子的葉子煮熟,然後洗凈,正面即光滑的壹面朝內,撈出放入冷水中洗凈,將蓮藕250克浸泡在水中研磨成稀糊狀;將蘆葦葉折成錐形桶,放入泡好的糯米,放入三四顆棗,再放入糯米,將桶口包緊,用馬立安草紮緊;將粽子放入冷水鍋中,蓋上蓋子,用大火煮。
包粽子的做法——海南粽子
海南粽子的做法
海南粽子是用香蕉葉包成方錐形,重約半公斤。有鹹蛋黃、叉燒、臘肉、紅燒雞翅等。在糯米裏。剝開後,先有香蕉和糯米的香味,再有肉和蛋的香味。香味有濃有淡,味道和肉都是現成的,讓吃的人胃口大開。
海南粽子和北方的粽子不壹樣。它被香蕉葉包裹成方形圓錐體,重約半公斤。有鹹蛋黃、叉燒、臘肉、紅燒雞翅等。在糯米裏。剝開後,先有香蕉和糯米的香味,再有肉和蛋的香味。香味有濃有淡,味道和肉都是現成的,讓吃的人胃口大開。海南粽子在定安粽子、儋州洛基粽子、澄邁瑞喜粽子中最有名。
海南安定粽子的做法
外觀和內地的粽子不壹樣。壹般海南粽子是方錐形的,米是純白糯米。餡料多為豬蹄丁、鮮薄肥肉、鹹蛋黃、蝦仁、叉燒火腿、紅燒雞翅,以及酒、蝦、精鹽、醬油、姜汁、蒜、五香粉、蘑菇、葫蘆、辣椒、橙汁。
定安粽子的做法比較復雜,程序也就那樣,壹點也不馬虎。
1.每片棕櫚葉提前泡兩天,徹底煮熟,晾幹,壹片壹片擦幹凈。
2.鐵桶再洗壹遍,糯米泡半天至軟,用簸箕洗幹凈瀝幹,用少許鹽拌勻。
3.已經腌制好的肉餡呈金褐色,整盆鹹蛋黃圓頭,橙黃色光滑。
4.包餃子時,攤開三四片焦黃的葉子,薄薄地放壹層米飯和壹層肉,循環三四次,中間放鹹蛋黃。雙手將棕櫚葉的壹邊對折,封住桶口,將多余的棕櫚葉沿著粽子的輪廓向後剪去,用小麻繩緊緊系在腰間,呈瓷錐形狀。綁繩很有技巧,用力要均勻。繩子綁得太松,米餡容易漏,繩子綁得太緊,粽子會扭成瓜裂棗形,外觀難看。
5.煮粽子很講究火候,竈下柴火熊熊燃燒,火苗熊熊。當水沸騰時,稻葉和糯米的香氣溢出,向四周擴散。煮的時間長短決定了粽子味道的濃郁醇厚。連續十幾個小時的添柴加火,按葉加水,煮出來的粽子香味十足。
包粽子的做法——嘉興粽子的做法
嘉興粽子的做法
浙江嘉興粽子歷史悠久,聞名全國。嘉興粽子呈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子等品種。嘉興粽子被譽為“江南粽子之王”。它的粽子在選材、制作、烹飪上都是獨壹無二的。米要頂級白糯米,肉要選豬後腿。粽子煮熟後,肥油滲入米飯,好吃又肥而不膩。
制作嘉興粽子的材料:
材料:糯米1000克,豬腿600克。
調料:醬油50克,白糖27克,鹽25克,白酒5克,味精1克。
嘉興粽子的特色:
外形美觀獨特,香潤,肉質脆嫩,肥而可口不膩。
教妳怎麽做嘉興粽子,怎麽做嘉興粽子好吃。
1.選取7 ~ 10 cm寬的福田粽子葉,放入沸水鍋中煮3 ~ 5分鐘使其變軟,取出,用清水洗凈,瀝幹水分;
2.將糯米放入籃子中,用清水沖洗幹凈,讓籃子靜置約15分鐘,瀝幹水分,將大米倒入木盆中,加入20克糖、15克鹽和50克醬油拌勻;
3.將豬腿去皮,按橫向纖維切成長方形小塊(每塊重約20g),放入大盆中,加入糖7克、鹽10g、味精、白酒,反復搓揉,用材料滲入肉裏,直至起泡;
4.左手拿2片粽子葉,多毛面朝下,重疊寬度65,438+0/5,右手再拿65,438+0粽子葉,光滑面朝上。約65,438+0/3重疊在左粽子葉的尾部以延長粽子葉,並在總長度的2/5處折疊,兩邊重疊約3厘米,形成漏鬥狀;
5.左手拿著稻葉,右手放40克糯米,按薄、肥、瘦的順序,在米上橫放3小塊肉(兩瘦壹肥),然後蓋上60克糯米,抹平,把長出的稻葉翻過來,蓋上米,包成短角的長方形枕頭狀,用繩子纏至八成緊,按此法逐壹包好;
6.將鍋中的水燒開,然後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水位要高出粽子3 ~ 5cm左右,將竹架和石塊放在粽子上壓實,用大火煮2小時,再用小火煮1小時。
嘉興粽子小貼士:
1.使用的主料、配料、調料可以做出10鮮肉餃子;
2.需要用30片粽子葉(竹竿),約100g,綁10根繩子;
3.最好選擇安徽產的福田竹竿。使用前壹定要用開水燙至變軟洗凈,否則不容易包破。
4.豬肉要肥瘦分開,反復拌調料,入味;
5.註意餃子周圍的平衡,兩頭大小差不多。繩子不能綁著綁著,八成緊為宜;
6.煮粽子時,壹定要將水浸入其中,使其受熱均勻。用猛火烹飪時,分幾次加入開水,撇去浮油。保持適量的水,防止煮生餃子。停火之後,粽子就可以出鍋了,不要燉太久。
包粽子的做法——山東黃米粽子
包粽子:山東粽子的做法
粽子的眾多品種中,最早推廣山東黃米粽子的應該是世代最大、資格最老的壹個。黃澄澄的糯米包裹的粽子黏黏糊糊的,還夾著紅棗。該產品具有獨特的風味。食用時可根據食客習慣加入白糖,增加甜味。
山東小吃黃米粽子做法詳解
地區:山東小吃
工藝:煮、燉、燜。
黃米粽子的制作材料:黃米500克,紅棗250克,棕櫚葉幹250克。
黃米粽子的特點:
黃米又黏又粘,紅棗又甜又香。如果吃的時候覺得不夠甜,也可以蘸白糖吃。
教妳怎麽包粽子,怎麽包粽子。
1.將黃色糯米洗凈,浸泡在水中。棕櫚葉用溫水徹底浸泡並洗凈,也要用清水浸泡。紅棗洗凈。
2.取2-3片棕櫚葉展平,從中間折成漏鬥狀(底部尖端不要漏米),加入2-3顆紅棗和50克黃糯米,將棕櫚葉頂部緊緊包裹成四邊形,然後用細麻繩紮緊。按照上述方法封裝10。
3.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用水浸泡,用武火將水燒開,用文火煮2小時左右至熟。
黃米團子的做法要點:團子不能太密,也不能太稀。在餃子上放上箅子,用重物(或石頭)壓住,防止煮的時候移動和被損壞。
廣東粽子的做法
包粽子:廣東粽子的做法
廣東粽子與北京粽子相反,是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它體型小巧,外形獨特,正面呈方形,背面突出尖角,像錐子。品種很多,除了鮮肉湯圓、紅豆沙湯圓,還有鹹蛋黃做的蛋黃湯圓,還有雞丁、鴨丁、叉燒、香菇、綠豆的什錦湯圓,風味更好。
廣東粽子屬於粵菜菜單,主要原料有糯米、綠豆、五花肉、板栗、粽葉。工藝沸騰,制作簡單;如果妳做了這個食譜,不管妳是暫時成功還是失敗,中國飲食網歡迎妳對這個食譜的評論,也歡迎妳分享妳的經驗。
廣東粽子怎麽做?讓我們來看看吧。
廣東粽子的做法:
1.將糯米洗凈,放入水中浸泡半天,這樣粘性更好。撈起,滴幹水,加入花生油/鹽拌勻;
2.將豬肉切成厚片,用料酒/醬油/鹽腌制兩個小時(豬肉肥瘦相間,粽子煮熟後肥的那壹半就差不多化了。攤在綠豆上吃,肥而不膩,因為有了肥肉,瘦的那壹半就不會太柴了)
3.綠豆去皮,用花生油/鹽拌勻;
4.香菇、蝦仁泡透油鍋;
5.將鹹蛋黃去皮,切成小塊;
6.將棕葉和棕繩洗凈備用。
7.將2-3片粽子葉對折,在1/3處折成漏鬥狀,左手拿著,右手依次放糯米/綠豆/香菇/蝦米/綠豆/糯米,然後輕拍幾下,使所有材料更緊更密,將粽子葉短的壹片掰下來,包住粽子體,再將長的壹片折下來,包成錐形。
8.拿壹根繩子,左手大拇指將繩子的壹端壓在粽子上,右手纏繞繩子,每個三角形依次纏繞兩圈,然後再繞回來,直到粽子綁緊,用左手壓的壹端綁緊。妳完了。
9.將粽子放入鍋中,浸泡粽子表面為宜。煮到水沸騰,稍微關小火,繼續煮到水差不多幹了。手按在粽子上感覺柔軟有彈性是合適的。
四川粽子的做法
四川粽子的做法
四川麻辣粽子以其制作精美、工藝復雜、口味獨特,成為四川著名小吃之壹。其制作方法是將糯米、紅豆浸泡5-6小時,倒掉水分,加入花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60克左右的葉子包成方形餃子。煮熟後食用,麻辣適口,風味獨特。
四川人喜歡吃辣,所以粽子可以分為甜的和辣的。四川的麻辣粽子因其制作精美、工藝復雜、口味獨特,成為四川歷代著名小吃之壹。其制作方法是將糯米、紅豆浸泡5-6小時,倒掉水分,加入花椒粉、川鹽、味精和少許臘肉,用60克左右的葉子包成方形餃子。煮熟後食用,麻辣適口,風味獨特。
1.糯米、粽葉、串串(超市有賣粽仙)、去殼綠豆、速凍栗子。
2.回家後分別泡大米、綠豆、宗葉,所有宗葉用冷水泡。
3.將大米和綠豆浸泡壹天,瀝幹。
4.將葉子沖洗幹凈,瀝幹水分。
5.包粽子的步驟:取兩片泡好的粽子葉,折成桶形,裏面放入糯米青豆,餡料放在糯米中間,蓋上糯米,包成五角形底錐。6.綁緊,放入蒸籠,碼緊,放冷水。煮65,438+0小時後,小火燉30分鐘。如果用高壓鍋,煮25分鐘,離火煨5分鐘。如果沒有竹葉,蘆葦葉也行。每邊三片蘆葦葉,折疊成壹個桶。包好了。大約有拳頭大小。接下來煮粽子,加冷水,大火煮開,再小火煨。讓粽子留在裏面自然冷卻。
臺灣省粽子的做法
臺灣省粽子的做法
臺灣省的粽子種類繁多,有白米粽子、綠豆粽子、叉燒包粽子、八寶粽子、燒臘粽子等。燒臘餃子最受歡迎,包括豬肉、扇貝、芋頭、幹蛤蜊、鴨蛋等。,並成為壹年四季都能看到的傳統小吃。
此外,還有各具特色的餃子,如貴州的酸菜餃子,Xi安的蜂蜜涼拌餃子,蘇北的鹹蛋餃子,上海的鹹餃子和雲南的火腿餃子。
首先,叉燒包
原料配方:蔥花(末)1碗蒜泥1勺叉燒500 g臘肉250 g鹹鴨蛋黃12鹽2勺味精2勺胡椒粉1勺五香粉1勺醬油、半碗色拉油、半碗圓糯米1斤糯米葉500 g甜面醬。
制作方法:1。翻炒蔥花,然後加入蒜泥、叉燒肉、臘肉丁,翻炒1分鐘,再加入鹽、味精、胡椒粉、五香粉、醬油、色拉油拌勻。
2.粽子的葉子從頭到尾連在壹起,折成桶形,裏面放入泡好的糯米、混合餡和半個蛋黃,裹成正方形,紮緊,放入鍋中用大火蒸30分鐘,再用小火蒸30分鐘。吃的時候蘸甜面醬。
二、綠豆餃子
原料配方糯米1.5kg綠豆500g五花肉150g蝦25g紅蔥100g雞半豬油25g。
制作方法:1。糯米泡1晝夜,綠豆泡4小時。
2.五花肉和雞肉(去骨)切丁,洋蔥切碎。
3.炒鍋燒熱,熱時放入豬油,油熱時放入蔥50g,翻炒數次,加入適量清水,翻炒至八成熟。
4.綠豆加水蒸10分鐘。豆子熟了,從鍋裏拿出來準備。
5.炒鍋熱時放入豬油,油熱時放入肉丁、雞丁,翻炒幾下,再放入蔥、蝦,離火起鍋,放入糯米、綠豆,翻炒成餡。
6.將葉子折入桶中,裝入餡料,九成滿時包好,蒸30分鐘。
三。客家八寶粽子
原料配方糯米2.5斤花生或大豆250克五花肉500克瘦豬肉250克蝦50克蘿蔔丁300克魷魚幹300克香菇200克洋蔥250克鹹鴨蛋20個(或栗子40個)醬油、香油、精鹽、味精、豬油。
制作方法1。前壹天晚上用水浸泡魷魚幹和糯米。
2.將蔥花用豬油煸炒,放入魷魚、水發香菇、蘿蔔丁,翻炒數次,倒入五花肉丁、豬瘦肉丁,離火起鍋,加入精鹽、味精、醬油、蝦仁,拌勻,再淡入香油,撒上花生碎,拌入糯米,即得餃子餡。
3.包的時候,每個粽子裏面都是餡料和半個鹹鴨蛋。綁牢後用大火蒸1小時再用小火蒸30分鐘。
更多包餃子的方法——蜜棗包餃子的方法
1.將400克粽子葉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沸至軟身,瀝幹水分備用。2.糯米洗凈瀝幹備用。3.將蜜棗放入碗中,蒸軟,取出,趁熱去核,葡萄幹洗凈瀝幹。4.取3片毛對生的粽子葉。先加入1/3糯米,加入蜜棗和少許葡萄幹,再加入2/3糯米做成三角形粽子,用繩子紮緊。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加水用大火煮2小時左右,再用小火煨3小時左右,即可食用。
包粽子的做法
魚香荷葉餃子的做法
材料:三寶飯1杯,糯米12杯,魚80g,蘿蔔幹20g,香菇2朵,蝦皮5g,姜3片。
調料:醬油2大勺,65438+米酒0大勺。
做法:1。將泡好的三寶米與糯米混合,加入12杯水,放入電飯鍋蒸熟(非電飯鍋,外鍋加入12杯水);荷葉用水浸泡備用;2.魚洗凈切片;蘿蔔幹粉洗凈,瀝幹水分;將蘑菇浸泡在水中直至變軟;蝦仁洗凈備用;3.鍋燒熱,放入油將蝦仁和香菇炒熟,取出備用;4.鍋燒熱,放入油、魚片和調料小火煮101分鐘;5.在小蒸鍋上鋪壹片荷葉,放入煮好的三寶糯米,再放入方法(3)、(4)的材料,放入三寶糯米,包好荷葉,電飯鍋蒸(外鍋加12杯水)。
鹹雞肉餃子的做法
材料:糯米600克、雞肉800克、土豆400克、蝦仁80克、1湯匙大蒜、半湯匙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