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小飯桌的反思

小飯桌的反思

“小飯桌”是近年來應運而生的新興行業,壹方面它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可以解決許多家長的後顧之憂,又不失為再就業的壹個良好的途徑;另壹方面“小飯桌”的經營存在著很大的管理“盲區”,這對全國各地的政府管理部門來說,都是壹個急需填補的空白。

目前的情況是:“小飯桌”服務大多處於“地下狀態”,工商不管、社區不問。究其原因,主要是這壹行業興起時間並不長,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使得這壹市場需求頗為旺盛的行業處於非法狀態中,嚴重缺乏監管和約束。

執法者:“小飯桌”不好管理

根據太原市衛生局近幾年來對市內“小飯桌”的調查:吃“小飯桌”的以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為主;大部分“小飯桌”為家庭作坊式;經營業主有下崗人員、社區婦女或退休人員、在職或退休教師等;而食品衛生的合格率只有近三分之壹。

太原市衛生局法制監督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小飯桌”仍存在“小、隱、散”的問題,規模小、較隱蔽、布局分散。“小飯桌”通常都是小本生意,“做飯”的人參差不齊,所以衛生方面有欠缺。現在衛生局對“小飯桌”的日常監管,主要看是否辦理了衛生許可證,但由於上述原因,管理上有很大難度。今後,可以依靠衛生、教育等部門的聯合執法及學生家長的舉報將壹些不符合要求的“小飯桌”拒之門外。

“小飯桌”業主:不知道怎麽辦手續

壹個自稱經營“小飯桌”的業主張先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們也想辦得正規壹點,但‘小飯桌’在太原市好像沒有辦證的先例,也不知道該上哪辦,只好稀裏糊塗先幹著。”張先生直言不諱地指出“小飯桌”監管的“缺位”,也道出了從業者希望對行業進行規範的呼聲。

家住桃園南路的周先生說,值得肯定的是,“小飯桌”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孩子的安全、健康等問題也非常重要。他建議,應該讓社區組織壹些下崗或無業的健康人員來辦理壹個正規的“小飯桌”。即使費用高點,大家也能認可。

教育界人士認為,“小飯桌”問題的解決,需要在政府的指導下吸引社會專業機構介入。

相關部門:究竟誰來監管

究竟應由哪些部門來規範“小飯桌”呢?

教育部門表示,校外的“小飯桌”沒有被納入教育部門的監管範圍,應該是衛生和工商部門對其進行日常管理。

工商部門則表示,“小飯桌”的管理可以說是壹個空白。目前還沒有針對“小飯桌”的具體管理標準。“小飯桌”由誰管、怎麽管還不明確。即使有衛生許可證,在居民樓內開辦的“小飯桌”不屬於門頭經營,工商部門也不會對其頒發工商營業執照,也就是說即使“小飯桌”辦理了衛生許可證,也會因為無法辦理工商營業執照而成為“黑戶”。

太原市衛生監督所工作人員則告訴記者,目前衛生部門沒有給任何壹個家庭式的“小飯桌”發放過衛生許可證,凡是不符合衛生條件的“小飯桌”都屬於打擊和取締的範圍。衛生部門也搞過很多次檢查,居民住宅內的小商販,每次檢查都是不開門,給他們的工作帶來很大的不便。也就是說單靠壹個部門讓其規範很難,應該是多個部門聯合執法。

據記者隨後進行的調查了解,針對“小飯桌”的經營管理,教育、衛生、工商、公安等各部門都稱目前還沒有詳細而具體的相關規定,究竟由誰來牽頭規範這壹行業,誰也說不清,“小飯桌”處於“三不管”的真空狀態。

專家:不能簡單取締

“小飯桌”的出現絕非偶然,它是市場需要的結果。對於“小飯桌”存在的諸多問題,專家給予的意見是:不能簡單地取締,有關部門應該想辦法規範加強日常監管,讓“小飯桌”從“地下”走向“陽光”,即按照政府部門的要求掛牌經營。

太原市衛生部門已經草擬出《太原市小飯桌基本衛生要求》,明確規定:“小飯桌”經營者必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建立衛生管理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制,接受監督;建立嚴格地安全保衛措施,確保學生用餐衛生和安全;從業人員必須取得健康證方可上崗;加工經營場所保持環境整潔,消除老鼠、蟑螂、蒼蠅及其他害蟲滋生條件;就餐場所要有流水洗手設施;廚房面積不得小於8平方米,墻壁材料防水、防潮、可清洗,地面防水、不吸潮、可洗刷;配備照明、通風、排煙裝置以及防蠅、防塵、防鼠符合衛生要求的存放廢棄物設施;有餐飲用具專用消毒設施和洗刷水池;定點采購食物並做好記錄;當餐加工,不得使用隔餐剩余食品,不得訂購、制售冷葷涼菜,飯菜須煮熟煮透;休息場所須配有通風換氣設施及空氣消毒設施等。“‘小飯桌’的問題不是哪壹個部門能解決的,還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太原市衛生局的白副處長說。

反思:“小飯桌”有利有弊

記者就“小飯桌”問題采訪了太原市教育局的壹位工作人員,她發表了個人觀點:“我覺得‘小飯桌’整體上有利有弊,優點在於它解除了許多家庭的煩惱。但是孩子飲食的安全、衛生問題能不能得到保證呢?還有這些開‘小飯桌’的人有沒有健康證明、衛生證明、營業執照等,這是我們應該考慮到的,萬壹發生食物中毒事件,是很難取證的。我個人認為,‘小飯桌’市場如果規範好了,還是可以發展下去的。”

記者調查發現,“小飯桌”的存在的確喜憂參半,備受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註。如今,大多數學生家長及“小飯桌”的經營者急切呼籲管理部門的介入,他們認為,“小飯桌”已經形成壹種氣候,在飯菜質量、服務和管理上應該有壹個標準。而少數經營者則認為,“小飯桌”的好壞在於孩子和家長的“評價”,靠的是經營者的“自律”,管理部門的介入勢必會加大“小飯桌”的成本,而這些成本又會轉嫁到家長的身上。“小飯桌”的出現滿足了壹部分家長和學生的需求,而且這種需求呈上升趨勢。既然有需求,就應該制定相應的規範,促進其健康成長。從孩子的身心健康出發,政府部門應該把“小飯桌”管起來,制定相應的管理規定、標準,明確權責義務。工商、衛生等部門應該相互協調,***同促進“小飯桌”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