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高粱的主要價值

高粱的主要價值

禾本科草本玉米種子。又名吉姆、舒淇、魯肅、畢良。中國各地都有栽培。秋天收獲成熟的水果,曬幹去掉皮和殼。甜,澀,溫。能健脾、溫中、澀腸、止瀉。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便溏泄瀉。

綜合利用高粱的籽粒、穗(花序)、穗頸和莖是我國高粱栽培的傳統做法。高粱種子加工後成為高粱米,在中國、朝鮮、前蘇聯、印度和非洲都是糧食。食用方法主要是將大米煮熟或磨成粉再做成其他食物,如面、面條、卷、煎餅、蒸餅、粘餅等。除了食用,高粱還可以用來制造澱粉、糖、酒和酒精。

⊙上世紀50年代初,高粱粒曾是東北的主食。

茅臺、汾酒等名酒以高粱為主要原料。

甜高粱莖稈含有大量的汁液和糖分,是壹種新型的糖料作物、飼料作物和能源作物。

在中國、朝鮮、前蘇聯、印度和非洲,它們都是食物。

食譜:高粱酒烤排骨、高粱米粥、高粱粥、高粱五花粥、高粱年糕等。高粱的主要利用部位是種子、米糠、稭稈等。其中,種子中主要營養成分含量為:粗脂肪3%,粗蛋白8~11%,粗纖維2~3%,澱粉65~70%。

種子中蛋白質含量壹般為9~11%,其中賴氨酸約0.28%,蛋氨酸0.11%,胱氨酸0.18%,色氨酸0.10%,0.37%。高粱種子中亮氨酸和纈氨酸的含量略高於玉米,精氨酸的含量略低於玉米。其他氨基酸含量與玉米大致相當。高粱麩皮中粗蛋白含量約為65438±00%,鮮高粱酒糟中為9.3%,鮮高粱醋渣中為8.5%。高粱莖稈和高粱殼的蛋白質含量較少,分別約為3.2%和2.2%。

高粱蛋白質略高於玉米,品質也較差,缺乏賴氨酸和色氨酸,蛋白質消化率低。原因是高粱醇溶蛋白之間有很多分子間交聯,蛋白質與澱粉之間有很強的鍵,使酶很難進入分解。

脂肪含量為3%,略低於玉米,脂肪酸中的飽和脂肪酸也略高,所以脂肪的熔點也略高。亞油酸含量也略低於玉米。高粱加工的副產品粗脂肪含量高。風幹高粱麩皮的粗脂肪含量約為9.5%,鮮高粱麩皮的粗脂肪含量約為8.6%。酒糟中4.2%,醋渣中3.5%。種子中的粗脂肪含量較少,只有3.6%左右,高粱稈和高粱殼中的含量也較少。

無氮提取物包括澱粉和糖,是飼料高粱的主要成分,也是畜禽的主要能量來源。飼用高粱無氮浸出物含量變化範圍為65438±07.4 ~ 765438±0.2%。高粱莖稈和谷殼中含有多種粗纖維,其含量分別約為23.8%和26.4%。澱粉含量與玉米相當,但高粱澱粉顆粒被蛋白質覆蓋,所以澱粉消化率低於玉米,有效能值相當於玉米的90~95%。高粱稈和高粱殼的營養價值雖然不如精料,但來源多,價格低,可以降低飼養成本。

礦物質和維生素中的鈣磷含量與玉米相似,磷約為40~70%,為植酸磷。維生素中B1和B6的含量與玉米相同,泛酸、煙酸和生物素的含量比玉米多,但煙酸和生物素的利用率低。據中央健康研究所(1957)分析,每公斤高粱種子含硫胺素,(維生素B)1.4毫克,核黃素(維生素B2)0.7毫克,煙酸6毫克。高粱成熟前綠葉的粗蛋白含量約為65438±03.5%,核黃素的含量也很豐富。高粱的種子、莖、葉中都含有壹定量的胡蘿蔔素,特別是用作青飼料或青貯飼料時。

單寧是壹種水溶性多酚化合物,也叫單寧酸或單寧酸。單寧有很強的苦味,影響適口性;單寧能與蛋白質和消化酶結合,影響蛋白質和氨基酸的利用率。

食物營養表高粱熱量每100g食物營養價值(3.5盎司)340大卡1420 kJ碳水化合物74.63 g膳食纖維3.30 g脂肪3.30 g蛋白質11.30 g成人每日參考攝入量相對百分比(RDI)按美國標準性味:簡編:甜。

歸經:本草綱目:從太陰、陽明經入手。

功能指示:

高粱味甘性溫,食療價值相當高。中醫認為,高粱性平、味甘、澀、溫、無毒。能和胃,健脾止瀉,有斂胃止嘔,健脾溫中,催產治療的作用。其可用於治療食積、消化不良、濕熱、小便不利、婦女閉經、胎停育。適當的

高粱米營養豐富,可以用來蒸飯、煮粥。慢性腹瀉患者吃高粱米粥是有益的。

嫉妒

如果大便幹燥,應少吃或不吃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