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改善農村小學生膳食營養,增強小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其健康成長,中心校按上級文件要求於2012年3月1日在全鄉小學實施“營養餐工程”。為加強對這壹惠民政策實施的管理,規範各環節工作程序,做到有章可尋,依章操作,為確保“營養餐工程”在我鄉順利實施,特制定如下管理制度:現將中心學校《營養餐管理制度》和《營養餐工程安全應急預案》印發各校,請各校組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領會,並克服困難,按章執行,規範管理,努力做好這項服務工作。
1、學校必須成立“營養餐”管理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成員由教師代表、學生家長代表組成。領導小組對食堂的財務、經營情況、飯菜的質量、價格、衛生安全、服務態度等方面進行監督檢查。每學期要召開3次以上會議,定期聽取學生、學生家長和教師提出的意見,並將合理化建議提交學校行政會研究落實。
2、學校食堂壹律由學校集體經營管理,不準個人承包或變相承包。
3、學校食堂應遵循保本經營的原則,學生“營養餐”只能將原材料和輔助材料納入成本核算,燃料費、炊事員工資、廚房用品等壹律不得納入成本。出售給學生的飯菜要明碼標價,確保數量和質量。
4、學校應按照財務管理規定設立獨立的“營養餐”專賬,並納入學校財務核算。
5、學生“營養餐”補助款嚴格用於為學生提供食品,不得直接發放給學生或學生家長,應由學校統壹管理,用於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支出。嚴防虛報冒領,全面公開學校食堂和學生營養經費賬目及配餐標準,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監督。
6、學校應設立“營養餐”公示欄,將每日菜譜、“營養餐”價格、“營養餐”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7、學校應加強飲食從業人員管理,定期進行業務知識、業務技能和食品衛生安全知識培訓。
8、學校應建立健全食品衛生安全管理制度和食物中毒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嚴防食物中毒事故發生。
(壹) 積極推進營養配餐工作,努力改善學生健康狀況,開展學生營養餐中需要做的8項重要工作。
1. 提高認識,將實施學生營養餐納入教育工作計劃。要站在推進素質教育、建設和諧社會和建設和諧校園的高度做好學生營養餐工作。
2. 大力加強營養知識和營養餐宣傳工作。要利用報刊、電視、廣播等各種宣傳媒體,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開展營養與健康的宣傳教育,為學生營養餐工作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3. 嚴把衛生食品質量關。如發生食物中毒會引起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但不能因噎廢食,把營養配餐工作和食物中毒對立起來,關鍵是要加強管理、要積累經驗,依靠衛生和執檢等部門來把關,***同做好工作。
4. 註重營養配餐的教育作用。要通過營養餐,對學生進行營養教育,傳播營養知識,讓學生養成良好營養習慣和科學的飲食習慣。
5. 加強營養餐研究。通過工藝改進提供衛生、安全、口感好的營養餐,使孩子們接受營養餐。
6. 充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和支持。推廣學生營養餐應遵循“政府倡導、企業參與、市場運作”的方針,要引導家長支持和理解學生營養餐工作。
7. 加強營養餐的管理,禁止回扣和變相回扣。
8. 認真總結經驗,推廣營養餐工作。要在現有工作基礎上,因地制宜,探索做好學生營養餐工作的模式和做法,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