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中國和廣西的婚俗

中國和廣西的婚俗

婚姻是人生大事,廣西少數民族非常重視,形成了各種奇情異義的習俗。壯族青年男女除了唱山歌、拋繡球、拋水果外,還通過摸紅蛋、街上對視、送鞋許下諾言、盛裝示愛、手電筒探情等方式表達愛意。結婚時,新郎用牛車來接新娘。桂林龍勝縣龍脊壹帶的壯族,有背新娘、剪梯子、拆橋、唱歌謠等獨特的婚禮習俗。

新娘出嫁,壹般是由父母健在,子女都健在的男方或由女孩的父親來進行,這叫背新娘。提的時候把新娘的鞋脫下來,穿在門外,表示她的腳印已經走出去了,以後壹心想著婆家。也暗示了女孩舍不得離開家,被人擡走。新娘出婆家,不坐轎子,有十幾個伴娘伴唱陪同。新郎要有壹雙鞋和壹套衣服,妻子和姑姑要有胸圍,丈夫和叔叔要有腰帶。新娘到了公婆家,要踩著臨時搭建的竹梯上樓,再穿過為她修建的新橋進入洞房。當她爬完竹梯後,壹個父母健在的年輕人立即將其砍斷。進了洞房,馬上有人把後面的新橋拆掉了。砍斷梯子,拆掉橋梁,意味著新娘的後路已經斷了,再也不會離開婆家,生兒育女,成家立業。這也意味著這對夫婦將結婚,過上幸福的生活,永遠不變。

晚上,伴娘和歌手將與村裏的男孩對唱。新娘第二天還門,新郎當天或者第二天來取。晚上,伴娘和歌手會和村裏的年輕人壹起唱歌,包括茶歌、聖歌、情歌等等。壹些年輕人利用這個機會找到了合適的人。壯族青年的傳統體育娛樂活動,以及表達自己愛情意願的獨特方式。繡球花有圓形、方形、菱形,有的做成各種動物形狀。上端有壹條絲帶,下端有壹串壹尺多長的彩色絲穗。球充滿了糠或歌曲或表演。然後輪流投球。繡球作為定情信物時,投擲方法是不同的。

有些時候,在唱二重唱的時候,女生趁沒人註意悄悄給對的人,對方用手帕、毛巾等物品還回去,兩人繼續唱二重唱,以此增進了解。有的女生看上壹個人,定點扔。如果對方有好感,他們會綁個禮物扔回去。繡球可以打開雙方的心扉,為進壹步的接觸和了解創造條件。在廣西北部的壹些壯族地區,夜婚也被稱為火炬婚。新婚之夜,新郎帶著二三十人,點著火把,邊走邊唱,直奔女方家。

到了女家村,先和新娘女伴唱二重唱。壹般來說,男人總是贏。然後,這個男人派了壹個聰明的年輕人到村子裏,來到這個女人的門前。他被女孩們攔住,女孩們用歌曲盤問他,回答正確後,他才被允許進門迎接新娘。途中,新娘在二三十名女伴的陪同下,與沿途迎娶新娘的男青年壹起唱歌,在歡歌笑語中簇擁著新娘,到達男方家迎娶新娘,結婚。夫妻倆進了洞房後,這對青年男女繼續唱著歌,直到天亮。通過唱歌,他們互相認識,有的交朋友,然後締結夫妻良緣。瑤族的婚俗更是奇特,如爬樓梯說愛,隔著隔墻談婚論嫁;有熱飯表達愛意;還有各種各樣的婚戀習俗,男娶女,雙方置頂。苗族有壹種搶頭巾的浪漫,喝泉水是壹生的婚俗。侗族人:迎娶新娘,不需要轎子,只派壹個向導和壹個陪侍來擡禮物。

黃昏到半夜左右,從男方家接到新娘,結婚禮物比較簡單,壹般是三四十斤肉,二三十斤酒,壹些菜。新娘婚禮前夕,公雞第三次啼叫,向導郎把新郎家的燈籠掛在新娘的門上。再三催促下,新娘才依依不舍地走出門外。在陪向導上路之前,新娘剪斷了燈籠的草繩,拿出已經織好的花絲帶系上,表示自己的心和新郎連在壹起。這壹天,青少年集體祭奠革命先烈和革命前輩的墳墓,緬懷先輩的功績,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舉行各種紀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