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臺北米其林指南公布後,星級美食成為最大亮點,但其實除了20家星級美食和必比登推薦的36家之外,還有壹家餐廳沒有被提及,但在臺北米其林指南中卻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那就是米其林盤子,總共有67家餐廳。
根據《臺北米其林指南》的定義,米其林餐盤屬於萬裏評委評選的餐廳,必須滿足食材新鮮、烹飪用心、菜品美味等條件才能入選米其林餐盤。如果觀察榜單,可以發現有很多在榜單公布前呼聲很高的餐廳,比如新野泰料理、麗思瑪特1930巴黎廳等等。
擴展數據
準則
《米其林指南》中列出的餐廳至少要拿到刀叉標誌,這是指南中餐廳的基本評價標準,從最高的5對到1對不等,主要表示餐廳的舒適度。?
米其林星級是由壹群經過篩選的“美食間諜”來評判的,他們被稱為“檢查員”。每次督察到飯店、酒店進行評判,都需要隱藏身份,潛入住宿、品嘗。他們需要參考的評分項目包括食物(60%)、用餐環境(20%)、服務(10%)和葡萄酒搭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