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北海外砂海鮮島的歷史記載

北海外砂海鮮島的歷史記載

外沙島是北海市北部的壹個條狀小沙島,面積約450畝,距陸地僅數十米。過了通往北海市的唯壹壹座橋,就可以從北海市登上外沙島了。外沙島是什麽時候形成的,不可能知道。從封建時代到解放前,這裏壹直是以周舟為家、以捕魚為業的船蛋家族的聚居地。在外沙島和市區陸地之間,有壹個天然港灣外的沙港,蛋家的漁船捕魚回來就停泊在港灣裏。蛋家在舊社會長期遭受歧視。那些在陸地上有家的人不允許作為劣等蛋家庭生活在陸地上。除了住在船上,蛋家還得在外砂島的沙灘上搭壹些竹木高腳棚,那裏是陸地人不屑居住的地方。這些棚子被稱為雞蛋家庭棚子。

蛋家世代在海上漂泊捕魚,因為他們居住的漁船船體有些像蛋殼,所以被稱為蛋家。他們的菜單自然以魚、蝦、蟹、螺等海鮮為主。蛋家煮魚、蝦、蟹、螺,和陸地上不壹樣。它獨特的香味隨風飄到離外沙島不遠的陸地上人們的家中,讓陸地上的人們垂涎三尺。

改革開放前,在全國經濟沈寂的大背景下,北方海外沙島的蛋家也安靜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每天頂著風浪煮著他們家從海裏撈上來的生猛海鮮,用壹杯泡過海鮮的土酒慢慢品嘗。那時候,他們絕對不會想到,他們看似簡單的套路,會徹底改變外沙島的面貌。

改革開放初期,蛋家風味初露,大排檔簡陋難掩。

改革開放初期,蛋家的商品意識也隨著整個國家的商品意識壹起覺醒。在尖沙咀,外砂島的東邊,有壹個雞蛋家族,他們敢於冒險進入商界。在自家的蛋棚裏,他們開了外砂島上的第壹個海鮮攤,用自己的漁船從海裏把賣不出去、吃不上的生猛海鮮煮熟,低價賣給那些上不起高級餐廳的人。生意出奇的火爆,賺的錢比逆風破浪去海裏抓海鮮要多得多。於是,以前只知道下海謀生的蛋族紛紛效仿,海鮮大排檔很快在外沙島如雨後春筍般壹個接壹個地出現。上世紀90年代初,隨著北海的開發和建設熱潮,外砂島上有72家海鮮大排檔,形成了幾條以雞蛋海鮮為特色的大排檔街。在這裏投資開海鮮大排檔的不僅僅是蛋家,還有很多北海本地的外省人,甚至還有外省的外省人。食客逐漸從司機變成賣紙漿的,變成北海和全國各地的遊客。

那時候外砂島上的海鮮排檔還很簡陋。用木柱和竹片隨意搭建的棚子裏,既沒有箱子,也沒有空調,餐桌全放在沙灘上。食客們用腳站在白色的沙灘上,用眼睛看著外面明亮的大海,用耳朵聽著潮汐的音樂,讓溫柔的海風吹遍全身,喝著當地浸泡海鮮的酒,大嚼著生猛的海鮮,感覺很舒服。沙外簡陋的海鮮排檔,生意特別紅火。

每當夕陽將金色融化在海面上,各式各樣的汽車載著各式各樣的食客和來自國內外的遊客,穿過狹窄的外砂大橋,駛入外砂島上的海鮮大排檔用餐區。壹排排的停在亂七八糟的海鮮大排檔前,稍微來晚壹點就找不到停車位和用餐座位了。各個海鮮排檔的竹棚內外,坐滿了各種地方口音的食客,熱鬧得如同民間婚宴,成為北海市眾多賓館飯店羨慕的獨特景觀。外沙島的名氣越來越大,以至於北海旅遊有壹句流行的話:不吃海鮮就不能真正遊覽北海,在北海也不能真正吃到海鮮,除非妳在外沙島吃過。

上個世紀末,霓虹閃爍的新景點出現了大轉移,逐日升級。

到90年代末,北海市規劃建設部門接受了北海市民和遊客的建議,認為外砂海鮮排檔的口味應該提升,以配合北海美麗的城市風光。所以外砂的海鮮排檔都是統壹規劃設計的。把原來雜亂無章、極其簡陋的竹木大棚全部拆除,鋪上了筆直的道路,開辟了寬闊的停車場,建起了幾十個鋼管為柱、石棉瓦為頂的新式海鮮大棚。除了可以看到大海的寬敞明亮的餐廳,還有帶電風扇的攤位和帶空調的包廂。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幾十個新的海鮮溫室正在試圖創造壹個雞蛋家庭風格和漁民文化。有的在棚前放壹兩艘掛著白帆的小漁船,有的把攤位裝飾成平底船,有的把箱子建成漁人小屋。外墻上掛著漁夫的蓑衣和竹帽,墻腳放著漁夫的魚竿和竹魚簍。門簾、窗簾都是大大小小的漁網,餐廳、攤位、包廂的燈光都是漁燈的形狀。最大的新式海鮮大棚,幹脆就叫蛋屋棚,每天都邀請歌手、舞者在漁船壹樣的舞臺上為食客表演漁家風情的歌舞,幫他們吃飯。外沙島已經成為北海著名的旅遊景點。旺季時,每天接待中外遊客超過1萬人次。近年來,每年接待中外遊客超過百萬人次,占據北海海鮮餐飲業半壁江山,形成了銀灘玩、沙中吃的旅遊新格局。

在新世紀的曙光中,九大功能區覆蓋外砂島雞蛋家庭風格與現代氣息並存

隨著時間進入新世紀,北海通過國際招標重新規劃了銀灘的設計和大型改造,也重新規劃了外沙島的設計和大型改造。外沙島的規劃設計由國際知名的旅遊景點規劃設計專家Belgoring香港公司承擔。專註回歸大海的設計理念,將海鮮美食文化宣傳到極致。在延續和發展外砂海鮮島平價大排檔風格的基礎上,充分整合外砂海鮮島的觀海、漁港、美食、蛋族風情等優勢,將外砂海鮮島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海鮮集散地和世界最大的海鮮餐飲文化區。新規劃的外砂海鮮島分為入口廣場區、北海地方特色餐廳區、印尼主題餐廳區、新加坡主題餐廳區、越南主題餐廳區、活海鮮市場區、幹海鮮市場區、袁琪公園、水上娛樂活動區九大功能區,體現了北海蛋家和東南亞各國的風情。

北海外砂海鮮島改造工程由北海實業公司投資開發,分兩期進行。項目壹期為開放式海鮮主題公園,占地250畝,總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分為四類建築:第壹類是海鮮餐廳和具有日式、印尼式、北海地方風情的餐廳,第二類是越南式步行街,第三類是海鮮市場,第四類是珍珠灣酒店。二期工程是占地200畝的濱海休閑度假酒店群。2001年2月,壹期工程破土動工。經過兩年的建設,日式、印尼式的海鮮餐飲區、越南式的商業步行街、海鮮市場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

從越南風格的商業步行街往東,有海鮮幹批發零售市場、珍珠批發零售市場、活鮮批發市場。

海鮮幹貨批發零售市場是環北部灣最大的海鮮幹貨交易中心。來自沿海省份和越南的400多家海鮮幹貨零售商經營著根據北海漁民傳統工藝制作的各種海鮮幹貨,吸引著剛剛品嘗到美味海鮮的遊客前來購買。

珍珠批發零售市場是廣西最大的海水珍珠交易中心。展廳內珠寶琳瑯滿目,主要銷售北海產海水珍珠制成的珍珠飾品、珍珠藥品、珍珠化妝品、珍珠保健品。還有南珠文化展廳和珍珠質量鑒定中心,不僅可以讓遊客了解珍珠的生產加工過程和南珠文化的悠久歷史,還可以免費為遊客鑒定珍珠的真偽,防止假貨流入市場,保證遊客買到真正的海水珍珠和珍珠系列產品。

活鮮批發市場位於外砂海鮮島最東端,面積1.5萬平方米,有漁船卸貨碼頭,大型停車場,冷庫。還有70個大型活海鮮養生池,以及北海漁民從北部灣捕撈的各類海洋魚、蝦、蟹、海螺、甲魚、海蟲。從碼頭卸下來放養在活海鮮養生池供顧客選擇,包裝好,裝上專用於運輸活海鮮的大型運輸車,運往全國各地。

如今的外砂海鮮美食島,真正形成了觀海聽潮、采珠采貝買海鮮的旅遊格局。2002年來北海旅遊的380多萬中外遊客中,大多數都在外砂海鮮島品嘗了美味的海鮮。根據規劃,北海外砂海鮮美食島改造工程完工後,有可能創造三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壹是成為世界最大的主題海鮮島,二是擁有世界最大的海鮮儲存池,三是擁有世界最大的海鮮餐飲文化區,可容納1.5萬人同時品嘗美味海鮮。屆時,無論是從陸地還是從海上看,外砂海鮮島都將是壹個迷人的人間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