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的父母說是蔡明。
李寶江和劉增榮
蔡明,著名的小品演員。早在她上小學的時候,她就因為在電影《海霞》中扮演“小海霞”而成名。後來主演了《離婚戰爭》《搗蛋部隊》《臨時之家》《心理診所》《馬大姐》等影視劇。同時與、郭、、朱時茂等在央視春晚、超級綜藝節目中表演了多部膾炙人口的小品,成為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蔡明是如何走上演藝道路的,她在生活中的“真面目”是怎樣的,她在父母眼中又是怎樣的形象?為此,我們去了我父母在蔡明的家。
蔡明是個和她父親壹樣的孩子。
我們早就聽說,的父親蔡玉萍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企業管理系的教授,母親易博士是北京某大醫院的主任醫師,兩人都已退休。
蔡明活潑好動,性格開朗,喜歡唱歌跳舞,喜歡朗誦和表演。蔡夫人不止壹次說:“蔡明特別像她爸爸?”當蔡明進入幼兒園時,她在舞蹈和唱歌方面的天賦很快顯露出來,她成為了園中的文學活動家。上學後,她成為北京市少年宮藝術團的壹員,北京銀河青年藝術團的骨幹。
小蔡明有壹雙大眼睛和尖下巴,非常可愛。她不僅繼承了她父親的藝術和表演天才,還擁有天生的幽默感。蔡明的母親說起過這樣壹件事:文化大革命期間,蔡明在菜市口小學讀三年級。有壹天中午回家跟我媽說:“咳?今天我犯了壹個很大的‘錯誤’,喊了壹個錯誤的口號。”原來那天早上全校師生批評校長,班主任給小下了壹個嚴肅的政治任務,讓她在批評達到高潮時帶頭喊壹句口號。因為她每天都要聽廣播裏播出的八部樣板戲,而校長的名字又與舞臺上的男主角“吳清華”諧音,當批判會接近尾聲時,小蔡明突然站起來,揮著拳頭大喊:“打倒吳清華——”臺下頓時哄堂大笑;使批評會無法繼續下去...
演《小海俠》,全國出名。
眾所周知,有幸出演《小海霞》是蔡明人生的轉折點,也是她走上演藝道路的起點。蔡明的父母給我們講述了25、6年前蔡明幸運“選中”小海霞的鮮為人知的曲折歷程...
小蔡明上小學四年級。有壹天,北京電影廠的幾個叔叔阿姨帶著相機來學校,說要選幾個小姑娘當演員。老師自然推薦了小蔡明,他熱愛唱歌跳舞,能說會道。當時,北京電影制片廠的幾個人給蔡明和其他幾個女同學拍了幾張照片就走了。據說成千上萬的小女孩都是用這種方式拍攝的。
那天蔡明放學回家後,告訴父母她想成為壹名演員。大人們沒當回事,就叫她好好學習,聽老師的話。沒想到,三個月後,就在大家都已經淡忘這件事的時候,北影《海霞》劇組的壹群人突然來到菜市口小學,包括著名演員陳強,飾演“妳二狗”的演員陳知建,原定飾演夏海的謝芳等。當時,他們拿著《海霞》的劇本,給蔡明講了壹個劇本,然後開始試鏡。當劇中“妳們兩個狗”突然闖進教室抓住蔡明時,她不僅沒有被嚇倒,還即興踢了他壹腳,然後巧妙逃脫,幾個演員為她鼓掌。至此,小蔡明入圍了。第二輪考察,還有7個小姑娘可以選擇。第三輪,只剩下四個“小海霞”,蔡明順利過關。最後,只有小蔡明和另壹個來自藝術家庭的小姑娘競爭小海霞的角色。這時通過試鏡發現謝芳年齡偏大,大俠的扮演者換成了年輕的吳海燕,但當時根據謝芳的臉型選擇了蔡明飾演小海霞,所以到這時導演和專家們對蔡明和另壹個將飾演小海霞的小姑娘產生了爭執。另壹個小姑娘長得更像吳海燕,但演技不如蔡明,而蔡明和吳海燕基本不壹樣,但她的表演是最好的,劇組最終決定由蔡曉明飾演小海霞。
不久後,劇組通知蔡明的父母,兩天後蔡明將和劇組壹起去福建漳浦縣拍戲,並告訴他們不要讓父母去火車站送行。這是小蔡明有生以來第壹次出城。昨晚,他的母親為小蔡明收拾了簡單的東西,爸爸媽媽敦促她去外景時要聽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的話。她應該註意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蔡曉明想起了壹切,那天晚上她很晚才睡著...
然而,上了火車後,小蔡明想起自己馬上就要遠離父母了,甚至委屈地哭了起來。壹位阿姨趕緊給小蔡明買了根冰棍哄她,她才平靜下來。
小蔡明離家到廣東和福建沿海地區拍電影,壹拍就是半年多。雖然她離開了父母,但是劇組的大人們照顧著他們四五個小演員,所以小蔡明很快就喜歡上了劇組這個大家庭。至於作業,她比學校的同學做得好,因為劇組專門請了壹個好老師,每天和劇組壹起教這些小演員,當時中小學很難正常上課。
1975年秋,《海霞》在全國公映後好評如潮,尤其是小蔡明的表演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蔡明也成為了當時極為罕見的電影“童星”。但小蔡明回到家時,還是壹個被寵壞的小女孩,撲進了母親的懷抱。
父親支持蔡明加入北方電影。
小學畢業後,蔡明進入了初中。此時,她的弟弟出生了,所以從小愛做家務的蔡明每天又多了壹份“工作”。她在上學前和放學後洗尿布和衣服,當然,還和她的弟弟壹起玩...
她在蔡明初中畢業的時候,很多文藝團體點名問她。廣州軍區戰士文工團舞蹈隊的領導,早在拍攝《海霞》的時候就被蔡明優美的舞姿深深打動,希望能招到蔡明當隊員,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的領導也想把表演天才蔡明招到自己的公司裏來。是繼續讀高中還是加入表演團體,壹時間,小蔡明不知道該走哪條路。
作為壹個13歲的女孩,蔡明當然要聽父母的話。因此,在父親的支持和鼓勵下,小蔡明有幸進入了北京電影制片廠的演員劇團。然而,從事了半輩子教育工作的父親向蔡明提出了壹個要求,要她進入北影後繼續學習文化課。父親不止壹次告訴蔡明,文化知識是每壹份工作的基礎,沒有紮實的文化基礎是不可能成為壹個好演員的。
北影廠演員班的新人蔡明和其他十幾個免試錄取的演員,第壹年以補習文化課為主要任務,大部分並沒有馬上放人表演。壹年後,1977,北京電影藝術團領導決定送蔡明等十幾名有特長的青年演員到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深造。當時還不到15歲的蔡明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這讓她的同學們大吃壹驚——嗯,電影學院也招收青年大學生嗎?那壹年,高考招生剛剛恢復,蔡明作為1977年級的學生,是全校最年輕的。
說起來,蔡明不僅繼承了父親的藝術天賦,在過去的20年裏也從父親時不時的指導和教導中獲益良多。雖然蔡明的父親是商業管理教授,但他也是表演、歌唱和其他藝術欣賞方面的專家。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蔡明連續多年出現央視春晚小品。蔡明總是告訴她的父母她正在安排的草圖,並請她的父親給她對她的節目的意見和建議,她的父親也總能給她修改的建議。
兩年前,蔡明把自己主演的《馬大姐》的視頻帶回家,讓父親“仔細看”。蔡教授花時間仔細觀看了女兒的新作,並坦率地指出了節目和表演中存在的問題。許多意見和建議與董事們不謀而合。看來蔡明和他的父親在表演藝術上也是知心朋友。
這個女孩在生活中深情而慈善。
蔡教授剛講完“馬姐姐”的趣聞,的母親忍不住插嘴了。她說:“在生活中,蔡明實際上就像馬姐姐。她從小就喜歡幫助別人。她熱心腸,走到哪裏都有獨特的人緣。老老少少都喜歡她……”
五年前,蔡明隨藝術團去了寧夏,受到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演出結束後,蔡明和藝術團成員前往學校慰問,並走訪了農民家庭。在此期間,蔡明了解到,當地很少有孩子能讀完中學,尤其是兩個剛剛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農場男孩,但他們都在努力湊足幾千美元的學費。熱心的蔡明立即承諾,她將幫助這兩個學生完成大學學業。
回京後,蔡明忙於演戲和拍戲,但每學期開學時,她總要給哥哥幾千塊錢,按時把學費寄給那兩個寧夏學生。這兩個大學生經常給蔡明寫信匯報他們的學習情況。他們都是去年夏天畢業的。其中壹人在半年前的壹封信中告訴蔡明,他將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現在蔡明和他的弟弟正在等待他考研的好消息?
蔡教授說,2000年春節剛過,我想應該在家呆幾天,但仍然很忙。原來是2000年春節晚會彩排最緊張的時刻。在導演壹部小品時,壹位中年女導演兼蔡明的導師突然病倒,並被確診為乳腺癌。蔡明聽到這個消息時哭了。女導演是土生土長的中年人,有老有少。他的孩子在上學,手術費還沒著落。春節剛過,蔡明和壹些朋友迅速聯系了30多位演藝圈的朋友捐款。有朋友在外地,聞訊也紛紛伸出援手。第壹筆手術費很快就收了。在蔡明和許多朋友的幫助下,導演及時完成了手術。不僅如此,春節期間,和老搭檔郭,以及在京的宋祖英、、、毛寧等人,在壹張賀年卡上寫下壹句話,祝女導演們春節快樂,早日康復?導演高興地拉著蔡明和他們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
蔡明的母親說,蔡明不僅關心圈內圈外的朋友和農村的孩子,還關心福利院的孤殘兒童。早在幾年前,蔡明就從報紙上得知,位於北京清河的北京兒童福利院的經濟狀況並不樂觀。每個孩子平均每天的夥食費只有3元...蔡明很擔心。她認為福利院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心和溫暖。她決定有空的時候去福利院看看這些孩子,為他們做點什麽...
那年六壹兒童節,聯系了孩子們最喜歡的主持人和演員劉、董浩、常桂田,開著大車到兒童福利院,把所有的孩子帶到壹家飯店,讓他們過壹個快樂的兒童節。孩子們正坐在壹長排小桌子旁。他們真的喜歡這頓飯嗎?站在旁邊的幾個服務員看著那些不幸又幸運的孩子,不禁潸然淚下。與孩子們共進晚餐後,蔡明送給他們書包和其他節日小禮物,然後將他們送回兒童福利院。這是孩子們最開心的壹天,是他們真正的節日。他們從蔡明和其他人那裏感受到世界的真實感受,這比他們的親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