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正月十五,有“偷燈頭生猴”的習俗。點燈時,隔壁的小朋友可以悄悄拿走已經燃盡燈油的“面燈”,俗稱“偷燈”。有的地方,自己訂的燈,當晚不收,讓自己盡可能多燒點油,第二天再加油點燃,稱為“續燈”。
除夕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除夕吃餃子意味著“來年有性生活”。在河南人的年夜飯中,“餃子”絕對是重頭戲,很難想象沒有餃子的年夜飯。即使現在很多人在餐館和酒店安排年夜飯,但沒有壹道菜可以掩蓋餃子的年夜飯。餃子會從外圍壹圈壹圈地擺好,直到坐滿為止,民間俗稱“圈福”。
炸丸子和酥肉是安陽家家戶戶必點的菜肴之壹。信陽臘肉和其他地方的煙熏臘肉不壹樣,是自然風幹的,沒有煙熏味。四五個月後,味道極佳。
春節的由來
春節是農歷正月初壹,也叫農歷年,俗稱“過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它起源於殷商始末的祭祀神靈和祖先的活動。根據中國農歷,正月初壹被稱為元日、陳元、鄭源、元朔、元旦等。,俗稱大年初壹,後來改為公歷。陽歷的第壹天叫做元旦,陰歷的第壹天叫做春節。
春節和年這兩個概念的原意來自農業。古代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和《補》記載:“年,谷熟”。夏歷產生於夏商時期。月亮的盈虧周期是壹個月,壹年分為十二個月。每個月,看不到月亮的那壹天為新月,正月初壹稱為壹年的開始。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