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九轉大腸
在我有限的吃喝經驗中,很少有人把這道菜做到完美。九轉大腸是肥腸菜裏的高難度動作,就像十米跳臺跳水,走臺,起跳,起跳,270度轉身,兩周半翻身,入水,加緊提褲壓水花。每壹步都不能懈怠,才有可能做出完美的九轉大腸。在長安街上走九圈,很難遇到好吃的九轉大腸。
先把肥腸洗幹凈,這是個粗活。需要用醋和堿水反復清洗,去除其腥味。如果這壹步不達標,肥腸就不可能好吃。肥腸內壁有壹層厚厚的腸油。有的人喜歡濃稠油膩的腸油,有的人不喜歡,所以有必要把腸油全部去除。洗好的肥腸需要再煮壹次,才能裝餡料。餡的做法也很講究,胖瘦兼顧,大概四六分鐘,切成石榴粒大小的肉丁,拌上澱粉、蔥花、香料、鹽,有的還會切成壹些姜末和陳皮。如果註意壹些澱粉,需要用綠豆粉,味道最好。填好後兩頭紮緊,肥圓,放在準備好的鹵水裏煨,最後還有壹個熏制的過程。
四川肥腸
全國各地腌制肥腸的方式都差不多。北方的大多醬香濃郁,看起來又紅又亮,南方的大多追求原味,有肥腸的精髓。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四川的肥腸。
四川是肥腸愛好者的天堂,而這個天堂裏的天堂據說就是江油。沒去過江油的人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愛這玩意兒。
在成都,隨便進壹家路邊蒼蠅館子就能吃到好吃的肥腸。吃肥腸最好的方法不是炒、紅燒、幹鍋、燉湯,而是切壹盤紅燒肥腸,慢慢喝。如果覺得肥腸有點油膩,可以用旁邊的花和羽毛端上來。
成都還有壹種獨特的吃法,蘸水潤腸。吃蘸水肥腸的地方在雙流無名蘸水肥腸。大碗裏的肥腸又白又嫩,簡直傻傻甜甜的,還有蓮花白蘸水吃也很好吃,不過明明是肥腸,卻吃出初戀般的褻瀆感,也很奇妙。
Xi安葫蘆頭
關於肥腸,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到了Xi安,就變成了葫蘆頭。Xi是許多吃貨的主食天堂,我最喜歡的是葫蘆頭。
加載失敗。單擊重試。
葫蘆頭和羊肉泡饃差不多,只不過羊肉換成了肥腸。在做肥腸之前,還需要仔細舔壹下。經過各種手段,腥氣沒了,豬骨母雞熬成奶湯,很香。
潮州鹵水大腸
去過幾次潮汕,發現潮州鹵水大腸的妙處,就是需要壹根粗壯的腸子。潮州鹵水有壹種特殊的香味,既有別於蘇式鹵水的鮮甜,又有別於山東鹵水的鮮紅潤,還有四川的麻辣老香,卻有著另壹種意味深長的感覺。潮州鹵水有自己的壹套,除了常見的香料,比如南江,香茅,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