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馬山辣子雞在哪裏?

馬山辣子雞在哪裏?

馬山辣子雞是馬山的瑰寶。馬山人愛吃雞,有雞不成宴的說法。白切雞是壯族家庭中最常見的壹種雞菜,屬於泡雞。其特點是制作簡單,剛熟不爛,無配料,原汁原味,以大石山區飼養的土雞為最佳。

原料

肥嫩香雞1只(最好重1-1.5斤左右),蔥、姜、油、胡椒粉、鹽、味精少許。

工作方法

(1)將雞宰殺後放入沸騰的湯鍋中煮(不要煮過頭,壹般15分鐘左右)。泡雞過程中,水要提高兩次,即每5分鐘壹次。養好後要立即將雞腔內的水倒掉,放回鍋內,保持腔內外水溫壹致,使其均勻煮熟。取出來,切成塊,放在盤子裏,放在頭翅上,做成雞的形狀。

(2)將蔥和姜切成細絲;

(3)將油倒入炒勺,大火燒開,將姜絲撒在雞肉上,倒入熱油,再放入蔥絲;

(4)炒勺裏放壹點湯,小火煮開,放入胡椒粉、味精等。做果汁,倒在雞肉上。

特點:雞肉白裏透油黃,有蔥油的香味,蔥花段有花裝飾。吃的時候沾醬油或者精鹽。原汁原味,順滑順滑,既適合大宴席,也適合小席,深受食客青睞。是壯族家宴的主要菜譜之壹。此外,馬山辣子雞還可以炒成滑雞,炒成脆皮雞,或與蛇、貓燉成“龍鳳虎”湯。但是,現在野生動物受到保護,所以湯很難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