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胃潰瘍患者能不能吃豬肉怎樣吃才不會傷胃的呢

胃潰瘍患者能不能吃豬肉怎樣吃才不會傷胃的呢

古人“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現在大部分人恰恰相反。

首先,紅肉中富含飽和脂肪酸,而飽和脂肪酸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並且還會刺激膽汁酸進入十二指腸,然後經過壹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之後,形成脫氧膽酸和石膽酸,這樣“二級膽汁酸”在動物實驗中會促進結直腸致癌物的形成。

而且紅肉中含有較多的血色素,烹飪過程中會形成亞鐵血色素,這種物質本身並不致癌,但在腸道中卻容易被代謝成具有細胞毒性並促進致癌物生成的因子。

其次,攝入大量“高脂肪紅肉”會增加肥胖風險,而肥胖是導致很多癌癥發生壹大“元兇”。

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和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機構改革更名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之前發布過官方版“致癌物清單”,將致癌物總***分為了4類;

1、雖然紅肉被歸為“二類致癌物”,但上面所說的致癌等級並不完全等同於致癌強度。

豬牛羊肉被分為“2A類致癌物”,也就是“動物實驗已經證實存在明確的致癌作用。

2、致癌物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只是可能會提高致癌風險,不代表“吃了就壹定會致癌”。癌癥是多種因素***同造成的結果,不是說單純食用了某種食物就患癌。

3、紅肉(豬牛羊肉)中營養物質(蛋白質、血紅素鐵、維生素A等)豐富,也是很有益健康的,所以不能“以偏概全”,否定紅肉的全部價值。

任何食物,“適量”才是根本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建議每周畜禽肉的食用量在280-525克,魚肉類280-525克,每日攝入肉類食品40-75克,因人制宜,均衡攝入。

適當偏向“紅肉”健康部位

吃紅肉,建議吃“瘦”不吃“肥”,肥肉中含有較多的飽和脂肪酸,經常攝入容易增加肥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另外,“動物內臟”也要限量食用,雖然它含有豐富的血紅素鐵和維生素A,但它同時富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建議每周食用不超過2次。

吃“禽肉”,要去皮

禽類的皮中脂肪、膽固醇含量高,所以,吃雞肉、鴨肉等請先去皮。

烹調方式需靠譜

對於肉類而言,盡量選擇蒸煮燉等低溫烹調方式,少油少鹽,保留肉類的本真味道,避免營養物質的過度損失。另外減少高溫油炸、煎烤肉類食物的攝入也可以減少苯並芘等有害(致癌)物質的攝入。

少吃“加工肉類食品”

無論是熏肉還是醬肉,其中都含有壹定量的亞硝酸鹽

葷素搭配

烹調肉類食品時可以多搭配低脂肪、高纖維的食材,如菌菇類、藻類以及新鮮疏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