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可以公開吃飯,不會被大人罵也沒人攔妳。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材料短缺,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通常,很難看到肉。肉類要憑票供應,其他副食也要憑票供應。所以過年的時候,全家大宴,小孩子盼著過年,大人盼著地裏種。因為過年講好運,不能罵人打人。除夕夜,大人忍。吃團圓飯時,孩子們狼吞虎咽。大人們看到了,也只是笑笑提醒。少吃點,別傷了他們的胃。記得有壹年年夜飯,我吃了六塊紅燒肉,壹塊就夠了。我又想吃,然後用筷子夾,我媽想阻止,怕消化不良。我爸說,難得孩子見壹次肉和魚,過年就讓他們公開吃吧。反正今年50斤臘肉就夠了。但是我媽還是鼓勵我明天吃,少吃多餐。
70年代中期,我們那裏流行過年吃十道菜,意思是“十全十美”。菜比較少,還可以做火鍋,在園子裏拌青菜臘肉,做壹盤鹹魚脯,還有壹盤鮮魚。此外,還有燉雞、雞蛋、花生、牛羊肉和內臟等。菜很豐盛,過年需要喝酒。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南方人習慣圍坐在唐瑄八仙的餐桌旁,壹起動筷子,這是很講究的。沒有人不能上桌,沒有人可以先動筷子,同時放下筷子吃飯。同時放下筷子,結束宴會。先吃飯的不能離桌,要等最後壹個放下筷子碗。現在還是吃“十菜”,雞鴨鵝,豬肉,牛羊肉,香腸,炒菜,兩個火鍋,肥腸,五花肉等等。年夜飯越來越豐富精致,孩子們也不再貪吃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