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詔安腔。由於在大陸上詔安就屬於福建省,在臺灣侖背的四周又都是說閩南語的區域,所以詔安腔客家話受閩南語的影響很大。
漳州來臺開墾的祖先,有壹半是漳州的客家人、壹半是漳州的閩南人,這些漳州客家人所說的客家話是屬於閩西系統的客家話,不但與漳州、泉州的閩南話完全不通,甚至與梅州、惠州的客家話也不能通,從族譜的研究所得,他們主要分布在今宜蘭縣、基隆市、臺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臺中縣市、雲林縣、嘉義縣、高雄縣等地。漳州的客家話與泉州閩南話、漳州閩南話不通,漳州客家話也與梅州客家話、惠州客家話不通,漳洲的客家人從來不知道自己說的是客家話,也不知道自己是客家人,壹直以為自己是漳州人,講另外壹種不同的漳州話自居。這種漳州話與沿海壹帶的漳州話不壹樣、更與泉州話不壹樣。尤其漳州府的客家人占漳州來臺人數壹半以上,但因為漳州、泉州以閩南語為主,漳州客家人所講的客家話屬閩西系統,與梅州、海陸的客家話不能互通,所以誤以為閩西所講的客家話是閩南語的壹支,他們也從不知道自己講的是客家話,久而久之這些客家人通通講閩南話了,今天臺南、嘉義、雲林、彰化、臺中、桃園、宜蘭等縣都有許多漳州客變成只會說閩南話的福佬客。直到日據時代,仍以為福建來的稱福建人,且都講福建話(即閩南話);廣東來的稱廣東人,且都講廣東話(即客家話),殊不知福建來的有許多是講客家話的,廣東來的並非講廣東話(粵語廣府話)而是講客家話(粵東語)。
福建移民之中不僅有閩南福佬、汀漳客家,還有不講福建話(閩南語),而是講省城話(閩東語福州話)的。壹般來說,漢語方言最主要的有五大:粵語、閩南語、吳語、客家語、官話,有時又分出湘方言(湘語源出官話)、贛方言(贛語與客、吳有淵源)這兩種,有人認為閩東語是漢語第八大方言,可見閩南語與閩東語差別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