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通勤對於上班族來說也有著重要的意義。由於疫情,每個人都經歷過遠程辦公和枯燥的通勤時間,但此時凸顯了價值;通勤不僅僅是壹個來回上班的過程,而是壹座橋梁,幫助我們分清工作和家庭的界限,維持平衡的生活。
我們來看兩個數據。微軟2020年發布的報告顯示,因為缺少通勤等緩沖期,下班後使用社交平臺進行遠程辦公的頻率增加了69%,這讓上班族身心更加疲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壹項調查顯示,1300名工作者的平均通勤時間為36分鐘,其中不到2%的人希望不到5分鐘。換句話說,通勤是必要的,但很少有人想完全消除它。
通勤是壹種有效的角色調整方式,有助於我們從父母變成主管,從孩子變成員工。每個人都有多重自我,在不同的場合會呈現出相應的面孔,而這種角色轉換正是人生幸福的關鍵,也就是所謂的邊界理論。
隨著工作方式的改變,工作和家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壹個身份會幹擾另壹個身份,造成角色溢出。比如在家工作久了,妳會突然用高人壹等的語氣和伴侶說話。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及時下班,積累的壓力會讓我們感到疲憊,導致生產力下降。
假設我們的通勤變得便利,我們可以用不同的形式來創造生活邊界的切換。比如,用短途散步或慢跑代替早上的通勤;下班後,用壹塊藍布蓋住電腦,制造電腦也需要好好睡壹覺的印象。
其中,壹個推薦的做法是將電腦的密碼設置成壹個有意義的字符,比如“深呼吸”,在輸入密碼和進入或退出工作模式之前,需要1 ~ 2分鐘來調整自己的情緒,轉換成相應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