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
這壹年,我們底子差,底子薄,大家都知道;起點低,基數小,容易創造奇跡,還要* * *知識。這幾年我們學校五年五步,步步輝煌的大好局面,也不允許我們這壹屆突然變成低谷,突然變成馬鞍,從多年的輝煌壹下子暗淡下去。也就是說,形勢決定了我們只能贏,不能輸;只有大勝,而不只是小勝。
妳想贏得什麽?創造輝煌靠什麽?通過艱苦的工作,通過頑強的鬥爭;依靠全班每壹位老師的無私付出,全心全意投入;靠的是為了工作犧牲個人利益、家庭利益、節假日休息的戰鬥精神;依靠高度的感動專業精神。
我們有這樣壹位好同誌,那就是我們的老師董陽。我不知道董陽先生的勤奮、無私和對個人利益的公開漠視。我只舉兩個典型的細節。壹個是董陽老師很少回家工作。這種情況下,在短時間內,妻子明白自己工作忙;時間長了,老婆不理解,生氣了。壹天,當他的妻子來的時候,她沒有看到董陽,只是留了壹張紙條就走了。書上說,“妳不用回家。妳沒有家。”我聽了,不禁感慨。我想了很多。
董陽無私的工作感動了我們的壹些老師和32班的學生。三十二班的班長代表學生給董陽寫了壹封信。信很長,內容很多,我記不清楚了,但有幾句話我記得很清楚:
“親愛的董老師,您長期以來壹直無私地為我們學生工作。妳經常周六周日不回家,妳把妳的愛都給了我們。妳給家人和妻子的愛太少了。老師聽說妳要當爸爸了,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回家看看吧。我們會努力學習。我們甚至會比妳在的時候做得更好。請多回家,老師!”看完信,我忍不住濕潤了眼睛。
我們班有很多像董陽這樣的好老師,他們也有很多打動我的地方。我們有些老師真的做得很好,很感動。他們很少請假,即使有事請假,也總是壹遍又壹遍的跟我們解釋,很尷尬。態度很誠懇。即使去檢查宿舍,因為事情不去,也要打電話。我知道他們做這些小事的時候,那麽認真,那麽真誠,不是尊重我,是為了工作,為了學生。他們向我請假去照顧他們。他們尊重自己的職業,他們是為了學校的利益。他們要的是趁著年輕好好努力,為自己的未來打好基礎;他們要的是年輕,努力,拼搏,虛心,博采眾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將來成為骨幹,造就名師鋪路。
如果壹個人不去想遙遠的事,他會發現悲傷近在咫尺。希望青年教師能深入思考!
不用說,我們高三還是有壹些老師的工作不盡如人意,甚至非常不盡如人意,讓人覺得“可以忍受”。
有的人剛進高三,學生反應不好;但是,這種情況仍然不能說明他在備課上付出了多少努力,輔導的頻率有多高。有人會說我的科目是綜合科目,不用那麽辛苦。即便如此,明年高考變化的時候,妳的科目會變成大科目嗎?那妳就得從頭再來。
其實如果壹開始沒有做好,壹旦形成壞習慣,以後想改變自己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就很難了。如果妳想改變自己,妳會有回不去的危險。所以我真心奉勸新來的高三老師,要比老同誌多努力幾倍甚至幾十倍。
有些老師在高三幾年,取得了壹些小成績,就是沾沾自喜,飄飄然。我覺得這是壹種迷茫的表現,絕不是明智之舉。小勝則驕,即使無敵也驕。妳要知道,妳還是壹朵蓓蕾,妳還是壹只雛燕,妳還是壹只雄鷹,妳還是壹只奶虎,妳經不起風吹雨打,妳躲不過風吹草動,妳鬥不過強敵。希望妳能冷靜反思自己的言行,把目光放低點,認清自己,穩住腳步,然後踏上征程。
有的老師工作多年,高三了,工作熱情相對差強人意。不知道妳高三多少年了。反正我記得高三的時候秦老師和李書記數了不少。我高中的時候都是高三老師。秦老師和李書記早就是縣裏公認的骨幹教師。他們滿意嗎?他們在偷懶嗎?我曾與秦先生在公共事務方面共事。秦老師認真的習慣,敬業的精神,豐富的經驗,淵博的知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已經六十多歲的秦老師,備課依然壹絲不茍,總是新鮮感十足。相比之下,我們年輕的同事應該感到羞恥!
還有我們的李書記,他的學識,他的胸懷,他的嚴謹,他的個性,都讓他印象深刻。就教學經驗而言,高三的時間恐怕是我們青年教師的壹倍、兩倍甚至三倍。盡管如此,我們的秘書李星期天仍在辦公室工作,而不是平時。雖然壹個人在這麽大的辦公室裏很孤獨,但是我們的李書記好像沒什麽感覺,還是那麽投入的備課。榜樣,就在我們身邊!老師和青年老師們,請坐!多練習!技術不紮實,在未來不可預知的日子裏,飯碗就不牢了!
只有這些好老師,我們才不會贏。木桶效應是眾所周知的,所以我們必須和齊新壹起努力,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如果我們的每壹位老師都像,像秦老師、李書記這樣高尚可敬的楷模,那我們就無往而不勝,就穩操勝券,就能取得偉大的勝利。明年7月,我們無疑將摘得新密高考桂冠!
老師們,從明天開始,讓我們都像陀螺壹樣行動起來,旋轉起來!
寫於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