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月初壹。這是中國農歷新年的第壹天。在福州人的傳統觀念中,這壹天的運氣會影響壹年的運氣。壹般來說,尤其是過去,福州人在這壹天不出門,而是呆在家裏。
這壹天不要用刀(包括菜刀和剪刀),不要掃地,不要把垃圾掃出家門(把垃圾掃出家門就是把錢掃出家門)。最好不要做家務。所以這壹天吃的菜都是前壹天切好洗幹凈,剛煮好,有的甚至只要加熱就能吃。
2.福州人在這壹天壹定要吃點東西,除了素食者,第壹餐壹定要吃。素食者應該在早上十點以後吃飯。那太平了。太平面是福州的特色小吃。
太平,就是用好湯(雞湯,豬蹄湯等。)去泡面條(面條也是福州的特產之壹,是用面粉做成和面條壹樣的形狀然後曬幹)加壹個雞蛋。這是正月初壹的早餐,也是福州人第壹次用來招待客人的食物。這個早餐的意思是壹年的老婆壹般,沒有災難,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3.正月初二。這壹天通常是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女兒帶著丈夫和孩子,壹家人平平安安回父母家(這壹天結婚的女兒壹般不帶東西回家。)。也可以在妳媽家吃午飯,也可以不吃。女兒的父母要給孫子或孫女準備壓歲錢。
4.從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四。女兒回到娘家後,開始輪流和親朋好友壹起吃飯。現在她壹般不在家吃飯,而是去餐館。這種酒席主要是為了加強親戚朋友之間的友誼,因為平時他們的工作生活都比較忙,所以我們可以在春節難得有空的日子裏聚在壹起聊聊天。
5、正月十五。這壹天是福州街頭正月最繁忙的壹天。每年正月十五,福州都有拜神的習慣。拜神就是把廟裏的神擡到街上。神像前後有大頭娃娃,踩著高蹺,有的舞龍或舞獅。還有很多人在打鼓。也放鞭炮,放煙花等等。
而且福州人也有在這壹天發燈籠的習慣。父母要給新婚尚未生育的女兒觀音送燈籠,希望嫁出去的女兒早點生育,給婆家添彩。如果出嫁的女兒生了孩子,祖父母應該給侄子或侄女送燈籠。然後侄子或侄女會燒紙燈籠。所以在南後街,每年的第壹個月都會掛起各種紙做的燈籠出售。不幸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塑料燈來代替,這壹傳統工藝可能很快就會失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