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朱梨園景區
陜西朱梨園景區是漢中市“四大公園”之壹。建於2008年,緊鄰洋縣,毗鄰京昆高速和國道108。西成高鐵從景區門前經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2.常青華陽景區
華陽風景區位於秦嶺南麓的洋縣華陽鎮,距縣城76公裏,平均海拔1700m,景觀以“高、寒、奇、險、美”為特色,“壹山四季,十裏不同天”是其多樣氣候變化的生動寫照。“四大國寶”——朱、大熊貓、金絲猴和羚羊——在世界上是罕見的。
3.蔡倫墓廟
國家AAA級景區,全國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陜西省漢中市洋縣東10公裏龍亭鎮。這裏古柏參天,殿堂鱗次櫛比,碑碣林立,景色秀麗幽靜。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壹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就長眠於此,這裏千百年來壹直受到後人的崇拜,是海內外壹切追求文明進步的人們參觀和膜拜的聖地。蔡倫墓陵墓巍峨壯觀。
4.朱_生態園
國家AAA級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陜西省漢中市洋縣城北3公裏處,與洋縣出口、國道108、西漢高速公路相接。它是壹個集自然保護和科學研究、朱保護和觀賞、觀光、會議、水上娛樂、休閑度假為壹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區。
5.洋縣黃金峽
漢江第壹峽黃金峽是漢江流經縣城東南部金水、桑溪、黃金峽的河谷,全長47公裏。自古以來,黃金峽谷就以其眾多的危險海灘而聞名。自從它從珠江進入峽谷,有24個危險的海灘,峽谷的出口是衛門。最危險的有九鬥米灘、紮灘、龜灘、大小瓦灘、大小唐興灘,不僅危險,而且很美。
6.紅二十五軍司令部舊址位於漢中市洋縣華陽鎮紅石窯村。
7.誌國寺經樓誌國寺經樓位於城西12公裏謝村鎮誌國村。
8.華陽古鎮是歷史上著名的古道驛站(羅羅古道),古代軍事要塞,古代經濟政治中心。
9.馬良寺黃覺寺馬良寺黃覺寺位於城西17 km徐水鎮龐家店村。建於元中二年(公元1261),大殿長18米,寬15米,高12米,五間寬,雙層假拱拱,歇息於山頂。是漢中地區唯壹壹座建築優秀、雕刻獨特的元代建築。
洋縣旅遊有哪些景點?
陜西省漢中市洋縣的旅遊景點有華陽古鎮、朱梨園、佛塔、明凱廣場、高家花谷等。
洋縣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洋縣地處漢江之濱,山清水秀,風景秀麗。國內可開發的旅遊項目較多,已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有:世界珍禽朱_生態園、古柏環繞的龍亭墓廟和蔡倫紙文化博物館、金碧輝煌的誌國寺藏經樓、翠竹蔥蘢、春意盎然的石觀山、峰巒秀麗、結構古樸雄偉的華陽森林公園(陜西常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羅賓公園正在建設中,還有美麗的梁角山和金雞山,有“宮鎖煙雲,流泉幽靜”的豐都山,有“雷打石穿江,水翻潮湧”的生態休閑旅遊項目和待開發的自然風光旅遊項目。[編輯此段]特色小吃特產
黑米,栽培於洋縣,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從西漢武帝時代壹直到清末,洋縣黑米都是作為貢米獻給皇帝的。洋縣黑米顏色黑,細胞質白。煮出來的粥呈深褐色,香味濃郁,營養價值高。據陜西省糧油檢測站1981年分析,黑米含蛋白質8.5%,比普通大米高出1.7%。含有賴氨酸等8種氨基酸,比普通大米高出15%。據商務部有關部門分析,黑米含維生素B10.21mg,B20.16mg,脂肪2.8%,磷、鈣、鐵、鋅等無機成分也比較高。
魔芋,英文名:Konjac,別名__(jǔruò),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毒性小,用途廣。魔芋是壹個大家族,全世界約有130種,中國有30多種。魔芋是唯壹能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經濟作物,其在食品和醫藥方面的應用價值將不斷被開發。魔芋因其食用價值高而廣受人們歡迎。其主要成分為葡甘露聚糖,不僅含有10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還具有低蛋白、低脂肪、高纖維、吸水性強、膨脹率高的特點。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排毒、減肥、美容、保健、通便、潤胃等多種醫療功效。
快餐
豬血,外號芙蓉白。以豬血清、蛋清為原料,攪拌蒸熟,輔以辛夷片、菠菜葉,用雞湯微炒而成。白血潔白光滑,鮮嫩可口,營養豐富。含粗蛋白93.1%,總氨基酸95.7%,VB 2.1%,VA3%%,並含有多種微量元素。是壹種優質高蛋白的營養食品。適用於大病初愈或年老體弱的孕婦,尤其適用於化療癌癥、矽肺、白帶過多的患者,具有保健康復作用。1981被中國食品協會錄入中國菜單。食用時,可根據口味愛好制成高、中、低檔食譜,如高檔的“團魚白雪”、“白雪根毒湯”、“白雪海參”。中檔的,比如“白骨肉絲”、“鵪鶉蛋白血”、“雞血豆腐”。低檔產品,輔以粉絲、黃花、木耳,澆上高湯,輔以姜沫、蔥花、香油、胡椒粉、精鹽等。,供顧客自行選擇或由美食家制成各種新食譜。
棗糕和小籠包自唐宋以來就是地方風味食品,被稱為紙廠棗糕。以優質面粉為主料,大棗、植物油、糖為輔料,面粉反復發酵揉捏,面團毛坯不易成型,兩邊各塞兩片碎棗,大火蒸熟。成熟後,頂部兩側印上紅色梅花點,以示其特色。它的饅頭吃起來香甜軟糯可口,回味清香,耐儲存,不失風味,不發黴變形。是招待客人的佳品,也可以饋贈親友。據縣誌記載,洋縣的棗糕、包子,自明代以來,在漢中地區頗有名氣。
土豆糍粑,土豆糍粑是洋縣當地坡地上的土豆,用文火煮至熟透,晾涼,放在棗樹窩裏用木錘反復搗幾下,直至能拉成壹條線,然後取出,配以特制調料食用。入口順滑細膩,美味獨特。洋縣華陽鎮的土豆糍粑最正宗。【編輯此段】民俗文化洋縣傳統社火,洋縣社火,起源於元末明初,興盛於明清。它是壹種啞劇形式的娛樂活動。起初多采用高蹺、竹馬,後來逐漸發展為單站式、懸掛式社火。按種類可分為舉火、地火、騾火三種。目前主要有小區消防和小區消防。小區火有三種:吊平臺、旋轉核心、小核心。小核心是平臺社區火,輕巧易安裝。選擇2-3個65,438+00左右的孩子。畫臉譜,穿戲服,三至四個人就可以背,可以在街上遊蕩,也可以拐到老家。旋轉鐵芯配有鐵質或木質轉軸。彎角由“扇”或古代兵器制成。袖手旁觀對於這個“角色”,走路和旋轉,並沒有什麽興趣。有中型和大型吊平臺。中型吊平臺壹般兩三層組裝,大型吊平臺壹般四五層組裝。有的吊臺高達10米。壹般選擇8到65,438+06的若幹個孩子裝扮成全劇,幾十個青壯年男子用木棒擡著表演。這幾年吊平臺社火,把人換成人力車,拖拉機或者汽車載著跑。它是生活與藝術的結合,富有原始、質樸、粗獷、激情的藝術個性,表現力極強。它是洋縣古代舞蹈藝術發展和延伸的結晶。隨著時代的發展,它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有了堅實的藝術魅力和社會基礎,所以經久不衰。
煙花,俗稱“花”。煙花品種多達數百種,主要有“桿花”、“籃花”、“馬花”等。盛大的節日通常會燃放煙花。花之夜,人群簇擁在周圍觀看各種火花。1959年,周年慶,曾代表陜西在京出席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438周年慶典,在廣場成功燃放煙花,受到周總理等國家的接見。從此,洋縣的煙火聲便蜚聲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