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怎麽把馬肉做的好吃?

怎麽把馬肉做的好吃?

怎麽把馬肉做的好吃?

馬肉那仁

材料:馬肉1塊,面粉200g,蔥1塊,鹽1茶匙,姜5塊,水適量。

工作方法

首先將準備好的馬肉用親水的水洗凈,然後選擇壹個大鍋,在鍋裏放入適量的水,開始用冷水煮。可以適當加壹點酒調味。然後大火燒開,盡量撇去汙垢。取出後再次用溫水洗凈,和幾片姜壹起放入鍋中,再次加水。

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燉。壹個小時後,加點鹽,再煮半個小時或者壹個小時。吃之前拿出來,不要先倒湯。吃那仁時,趁熱切肉,吃蘸醬的涼菜時,等肉涼了再切片。至此,第壹節完成。當妳在煮肉的時候,妳可以做面條。在面粉中加入少許鹽和水,攪拌成雪花狀。

揉成光滑柔軟的面團,然後醒發壹會兒(有時間的話可以把面團交叉揉兩三次),搟成大片,上油,蓋上保鮮膜繼續醒發。肉熟了以後,準備以下,先把面條切成寬條,用雙手隨意按壓寬條,這樣會更細更長。

然後捏住兩頭,用力把面條輕輕打在案板上使之舒展開來,放入開水鍋中(也可以另煮壹鍋開水,但水中要放鹽)。

放在鍋裏煮,就熟了。如果案板上有很多面,可以分幾批吃完,然後再撈壹批,再撈壹批。熟了就可以全部拿出來。妳可以在下面之前切壹些洋蔥絲。紫色味重,白色柔和隨意,可以在面盤上抹壹點。

將煮好的面條撈出放入盤中,然後碼上壹些洋蔥絲。最後趁熱把煮好的馬肉湯澆在洋蔥和面條上,把燙好的馬肉塊撒在表面就可以吃了。

紅燒馬肉

配料:馬肉、糖、油、大蔥、姜片、精鹽、八角、桂皮。

工作方法

先將準備好的馬肉切成麻將大小的方塊,然後用親水水洗凈,放入鍋中煮15分鐘後取出,用冷水沖洗幹凈。

鍋洗凈後放在小火上,鍋裏放壹點底油,然後在油裏加入20克白糖,用勺子快速攪拌。

糖化變紅冒泡時,加入50克水,攪拌均勻,將汁液放入碗中備用。鍋裏放100克油。當油加熱到八成熱時,倒入馬肉。同時加入50克大蔥和30克姜片,和馬肉壹起攪拌。壹分鐘後,將汁液滴入鍋中進行染色。當馬肉變成金黃色時,在馬肉中加入水。

然後加入適量的精鹽和紅糖,紅糖不要太多,稍微甜壹點就好。最後,加入5顆八角和壹片肉桂,用小火煮。等肉軟了,壹盤美味的紅燒馬肉就做好了。

回鍋馬肉

配料:馬腿肉、青蒜芽、郫縣豆瓣、甜面醬、植物油、精鹽、紅醬油。

工作方法

將馬腿肉刮凈洗凈,放入湯鍋中煮至肉軟,取出晾涼,切塊;豆瓣剁碎;中火加熱炒鍋,放入植物油加熱至五成,放入肉片略炒,然後放入鹽和豆瓣,放入甜面醬,放入紅醬油翻炒均勻,放入青蒜片翻炒幾下,取出炒鍋。

馬肉的功效和作用

1.馬肉具有清熱、強腰壯脊、降氣、拉長筋骨、治療寒熱所致的痿痹等作用。煮汁,洗去頭皮瘡,禿頂,豌豆瘡。

2.馬肉具有恢復肝功能、預防貧血、預防動脈硬化、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3.馬肉的脂肪比牛羊的脂肪好。馬肉的不飽和脂肪酸能溶解膽固醇,使其不能沈積在血管壁上,對預防動脈硬化有治療作用。

4.馬肉含有大量的鐵,鐵的含量遠遠高於其他肉類。吃馬肉是補鐵的好方法。

5.馬肉蛋白質含量高。牛、羊、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在20%-25%左右,而馬肉的蛋白質含量遠遠高於羊、牛、豬肉的蛋白質含量。

6.馬肉脂肪含量最高不超過4%-5%,有利於減少人體脂肪的沈積。

馬肉的營養價值

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鈣、磷、鐵、鎂、鋅、硒等礦物質。具有恢復肝功能、預防貧血、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增強人體免疫力的功效。

馬肉脂肪質量優於牛羊豬。馬肉脂肪類似植物油,其不飽和脂肪酸能溶解膽固醇,使其不沈積在血管壁上,對預防動脈硬化有特殊作用。

結論:文章中介紹的馬肉做法怎麽樣?吃馬肉能有效預防貧血,預防動脈硬化,促進血液循環,增強人體免疫力,對預防動脈硬化有治療作用。除此之外,妳也可以試著按照文中提供的做法給家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