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苗族風俗

苗族風俗

1,服裝

不同地方的苗族服飾各有特色。黔西北、滇東北的苗族男子穿有花紋的麻布衣服,肩上披著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在其他地方,苗族男子冬天通常穿短外套,配雙排扣或左大排扣褲子,系大腰帶,頭上系藍色長巾,腳上穿綁腿。

據不完全統計,女裝款式有130多種。頭上的發髻和圍巾,衣服的顏色,刺繡的圖案,裙子的有無和長短等。,往往有不同的特點,不僅是省與省之間,縣與縣之間,有時甚至是村與村之間。

2.規定飲食

苗族的飲食習俗各有特色。海南島黔東南、湘西、廣西融水的苗族,以大米為主食,還有玉米、紅薯、小米等雜糧;貴州西北部、四川南部和雲南東北部的苗族人以玉米、土豆、蕎麥種子和燕麥為主食。副食種類很多,除了采集野菜,從事漁獵外,還有家畜家禽魚類,豆類蔬菜瓜果等。

3.體系結構

苗族壹般都是群居的,村落周圍都是郁郁蔥蔥的森林和竹子,風景優美。大部分村莊都有寨子大門,寨子裏種著常綠的寶寨樹。苗族地區木材豐富,所以大部分房屋都是木結構,屋頂是用瓦片或杉木樹皮和茅草搭建的。薄石板屋頂也用於貴州中部或西部。

擴展數據

苗族節日:

1,“四月八日”是苗族盛大的傳統節日,流行地域廣,但其意義因地而異。貴陽等地是為了紀念戰死沙場的始祖英雄亞努。農歷四月初八,貴陽附近幾個縣的苗族人穿上盛裝,來到貴陽的噴水池前。吹笙吹笛,談心唱歌,紀念這位傳奇式的英雄。

湘西苗族的四月八日的由來和貴陽差不多。黃平苗族的四月八日是在城東的非雲洞舉行的。每年的這壹天,附近所有的苗族人,不分男女老幼,都在這裏過壹天的歡樂時光。城步苗族的4月8日被稱為“吳梵節”,據說是為了紀念祖先而興起的。

2.“跳花節”是苗族地區具有濃厚民族情趣的傳統節日,主要是苗族青年男女交友、求偶和群眾性社交娛樂的節日。“跳花”又稱“跳月”、“踏花山”、“紮山”。各地沒有統壹的日期,但大多在農歷正月或春季。

節日期間,很多地方都有“花田”,田裏插著壹根“花桿子”。開幕當天將舉行跳蘆笙、爬花桿、鬥牛、賽馬、玩刀等活動。期間,未婚青年男女開展“旅行”活動,對歌起舞,選對人,談情說愛;老年人會和老朋友交新朋友,談論他們的家庭。

3.以跳蘆笙為名的蘆笙節至今仍在許多苗族地區流行。具體日期因地而異,但內容大同小異,規模宏大。節日來臨時,寬敞的蘆笙場裏,往往會聚集幾十人甚至幾十人的蘆笙隊。蘆笙由青壯年男子演奏,數十名苗族姑娘身著盛裝在大廳裏跳蘆笙。

中國政府網-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