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從唐高宗、李治時期就追隨武則天,直到唐中宗時期仍活躍於政壇,其身份也頗耐人尋味。她是李贄時代的李贄才子,是唐中宗時代李習安的典範。但才華也好,趙翼也好,上官婉兒也好,都不是真正的後宮妃子。這個身份只是為了方便她為王室工作,參政不會有那麽大阻力。
唐德宗時期,宋家五姐妹等五位女性也被召入宮中,但她們並不是很多人所理解的的妃子,而是被封官,被稱為?單身漢,先生?當時是被人誇的。
宋氏五姐妹是青陽人,父親是宋廷芬,宋家是書香門第。據傳他們是在追宋武則天時期的詩人,但真假難辨。不過宋廷芬確實有豪言壯語,是個有學問的人。他有六個孩子,壹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他的兒子愚鈍,但他的五個女兒(宋若深、宋若昭、宋若倫、宋若賢、宋若勛)聰明伶俐。宋廷芬親自教他們經和詩,所以五女還沒後勤完就已經口若懸河,妥妥的做了五才女。而五女在書本的浸淫中不愛紅衣素面,也不想被婚姻束縛,只想用自己的學識揚名立萬。
宋子文夫婦比較開明,或許也有女兒不是男人的遺憾,所以全力支持宋子文姐妹的決定。788年,宋氏姐妹由我國駐公使李寶珍推薦,召五姐妹入宮,問詩問義。五姐妹都暢所欲言。如果唐德宗得到了寶藏,他就在宮裏留下五個人參與創作應作的詩。
791年,大姐若辛開始掌管宮中簿記。宋若申才華橫溢,是家中老大。俗話說,大姐姐像媽媽壹樣,對四個妹妹的教育非常嚴厲。她壹生最大的成就大概就是寫了《論語·女史》,這本書模仿了大家熟知的《論語》,這是壹部以問答的形式闡述女性行為規範的書。在秦朝之前,80歲的她還教了120弟子周官,並被苻堅封為宣文君取代孔子,續寫《漢書》的班昭取代顏回和閔損。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論語·女史》講的都是封建時代如何做壹個好女人,而宋氏姐妹自己卻背離了這種規範,比如不想結婚,比如參政議政,公開露面。從這裏,宋若身可以寫出這樣壹部唐德宗所需要的書。
宋若深死後,被追授為河內國君,隨後他的二姐宋若昭接替了姐姐的位置,成為宮中官員。宋若昭是宋氏姐妹中最有成就,最圓滑的。她從唐憲宗服務到唐穆宗,然後到唐敬宗。她不僅註釋了姐姐寫的《論語》,還在宮裏當了老師。六宮,國王,公主,馬,都是老師。?宋若昭在宮中地位很高。她死後,被唐敬宗封為梁夫人。下葬時還為她提供了壹本只有四品以上的官員才能享用的鹵書。
宋若昭死後,唐敬宗用他的四姐宋若賢取代了宋若昭。宋若賢不夠圓滑,在唐文宗統治時期被拖入政治漩渦。唐文宗繼位後,想化被動為主動,所以想解決宦官獨裁和任人唯親的問題,啟用了鄭鑄和李遜。後來,這兩個人誣陷宰相李宗閔為禮部侍郎,為了當上宰相,他壹度娶了徐。唐文宗非常生氣,降職李宗民,宋若賢則被關在家裏,後來被判死刑。這件事還牽連了宋家十三人,都被流放到嶺南,宋家從此沒落。
宋家五姐妹中的老三、老五早逝,無跡可尋。宋家五姐妹從788年入宮,到835年左右宋若仙去世,也就是將近50年的時間,宋家盛極壹時將近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