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山東海陽的喪葬習俗

山東海陽的喪葬習俗

在舊社會,人死後不再穿壽衣,在大門口燒紙車和紙馬。長子帶領死者走向晚輩,在靈堂門口“闖入地道門”。葬禮時,親屬肅立默哀,子女為遺體刷臉,放上靈柩,設靈堂。休息時間窮人1-3天,富人7-49天。治喪期間,死者親屬穿白衣,壹日三次到土地廟燒香紙送糖漿,哭喪祭品;第二天半夜,在故居招魂,在土地廟焚燒紙錢、紙牛、紙人,稱為送盤纏。葬禮前,陰陽先生被雇來看風水,選擇墓地。有錢人家提前開門,建磚槽,建吊墳。出殯那天,門房行禮,和尚念經,手玩作樂,隨後是祭奠儀式,緩步而行。家屬戴孝拖著壹根柳條,然後哭了。親友在途中設供品,三拜九叩,稱為“路祭”。窮人要麽是薄薄的棺材,要麽被掃走埋在坑裏。

下葬三天後,家人在新墳周圍撒上谷物。每七天去墳前哭壹次,稱為“燃七”,止於七七。百日和壹、二、三周年,他們都去墓地祭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殯葬進行了改革。1977年三月,縣城開始火葬,取消木棺葬,喪事從簡。政府機關、學校、部隊和工廠的官方儀式是:遺體告別、火葬和追悼會。在農村地區有不同的程序。人死後,有人乘車保護屍體,去火葬場火化。他們把骨灰盒帶回村子,直接送到墓地埋葬。其他的放在家裏,第三天埋在墓地。佩戴黑紗、敬獻花圈、舉行追悼會的新氣象正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