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彼得·舒伯特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彼得·舒伯特有哪些著名的作品?

1818年,彼得·舒伯特不顧父親的堅決反對,毅然辭去教師職務,立誌做壹名對藝術和生活抱有天真幻想的“自由藝術家”。然而,他哪裏料到,像他這樣出身卑微的作曲家,在19世紀初的維也納會如此不自由!

舒伯特(1797~1828)是奧地利19世紀的天才作曲家。他出生在維也納郊區的Richtenthal,父親是壹名中學教師。童年時,他從家庭音樂生活中學會了演奏管風琴、鋼琴和小提琴,也掌握了基本的作曲方法和合唱藝術,在11歲時,他進入了壹所免費的神學院。在學校,他加入了壹個學生樂隊,有時擔任指揮,並熟悉了許多維也納古典作曲家的作品。同時從13歲開始了緊張的創作活動。1813年,16歲的舒伯特離開神學院,在父親的學校裏做助教。此時,他雖然忙於教學,但仍創作了許多充滿活力的作品。1818舒伯特毅然辭去教職,投身音樂創作。因為沒有固定收入,他壹貧如洗,英年早逝,31歲。根據他的遺願,人們將他安葬在他所崇拜的貝多芬墓旁。

1811年,舒伯特創作了第壹首歌曲《哈格的悲哀》,14歲創作了第壹部交響曲,17歲創作了歌德的詩《紡車旁的格雷琴》、《野玫瑰》、《魔鬼》。18歲時,他完成了第二、三交響曲,兩部彌撒曲,五部歌劇,140多首歌曲。舒伯特用和聲中的色彩變化來描述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中的個人心理活動,充滿了大自然的和諧與活力。他把瞬間的遐想放進樂譜裏,把自己感受到的壹切變成音樂形象,構成了他獨特的浪漫旋律。他對後來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雖然死於31歲,但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尤其是歌曲,被稱為“歌王”。他創作了65,438+04部歌劇,9部交響樂,65,438+000多首合唱歌曲,567首歌曲,近千部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未完成交響曲、c大調交響曲、死亡與少女四重奏、鱒魚五重奏、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與天鵝之歌》、戲劇《羅莎蒙德》。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過渡時期。他的交響樂風格繼承了古典主義的傳統,但他的藝術歌曲和鋼琴作品卻完全是浪漫主義的。他美妙的抒情性讓李斯特稱他為“有史以來最有詩意的音樂家”。舒伯特在傳統室內樂中註入了自己的精神特質。他的室內樂作品都打上了舒伯特的印記,是維也納古典主義最後的作品。

19世紀初舒伯特生活的維也納,社會極度黑暗,皇帝的秘密警察無處不在。政府嚴密監控書籍、報紙、戲劇、表演以及社會上的壹切文化生活,沒有絲毫的民主氣氛。但另壹方面,政府為了腐蝕和麻痹民眾,大力鼓吹享樂主義文化藝術,粉飾和平。

舒伯特不想做權貴的忠實奴隸,也不想用自己的藝術為統治者粉飾太平,寫出華而不實、空洞無物的作品供娛樂。他想用自己輝煌的音樂,傾吐當時壹些進步知識分子的內心痛苦,唱出市民階層渴望的美好希望。正因為如此,舒伯特的作品很快受到市民的歡迎。正因如此,他肯定不會受到當局的重視和歡迎。奧地利皇帝曾經說過,“我們不需要天才,我們只需要忠誠的仆人”。舒伯特這樣的藝術家當然不是皇帝的忠實“仆人”。舒伯特在國家警察的檔案中被記錄為“魯莽之人”,而當壹個有自由思想的朋友被警察逮捕時,他也因為參與其中而被拘留。雖然舒伯特的歌曲和音樂作品在當時的維也納市民中家喻戶曉,但由於得不到政府的賞識,很難出版和演出。舒伯特生前甚至沒有聽過自己交響樂的演奏。1815年,他寫下了不朽名曲《魔鬼》,但過了五年,出版商才勉強同意以不給稿費為條件,為他出版這首歌。他的歌曲《流浪者》出版後,他只得到兩個荷蘭盾,而出版商從這部作品中壹共賺了27000荷蘭盾。舒伯特是壹位多產的作曲家。他給出版商發很多歌,又多又快,每首歌只值20美分。所以,雖然不朽的作品層出不窮,但舒伯特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有壹次,舒伯特饑寒交迫,卻身無分文。他不得不走進壹家餐館,在菜單上寫了壹首歌。起初,餐館老板以為他是乞丐,想趕走他。後來,當他看到音樂時,他知道他是壹個作曲家。於是老板拿了音樂,免費給了舒伯特壹盤土豆。這首曲子就是著名的搖籃曲。在他生前臥病在床,沒錢買藥的時候,他的朋友們把他的《冬之旅》寄給了出版商,但出版商只給了《菩提樹之歌》壹個荷蘭盾。舒伯特在出版商的殘酷剝削下過著艱難的生活。

舒伯特和貝多芬被後人稱為世界音樂界最璀璨的兩顆金星。這兩位大師都處於當時封建王朝的黑暗時期,他們壹生都在用音樂藝術來反抗這種統治。雖然聯系不多,但都是很了解的朋友。在貝多芬生命的最後幾天裏,他經常談起舒伯特,說他認識舒伯特,恨他到很晚,還預言他的音樂會震驚世界。在舒伯特生命的最後壹刻,他經常提起自己心愛的貝多芬,說願意和貝多芬在壹起。他死後,他哥哥花光了所有的積蓄來滿足哥哥的要求。

舒伯特的壹生短暫而貧窮,但他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600多首抒情歌曲,被譽為“歌王”,是世界上創作歌曲最多的偉大作曲家,也是18、19世紀以來第壹位以優秀歌曲聞名的音樂家。他寫下感人肺腑的歌曲《紡車旁的瑪格麗塔》時才17歲。至今仍在世界上廣為流傳的《魔鬼》、《野玫瑰》等優秀歌曲,都是他在18歲時創作的。據說貝多芬去世前在病床上讀了幾首舒伯特的歌曲,曾驚異地說;“真的,這首舒伯特身上閃耀著神奇的火花!”此外,舒伯特還創作了14部歌劇、6部清宮歌劇、13部交響曲、6部序曲和15部弦樂四重奏。由於舒伯特生前的地位,這些作品大多是後來才被挖掘整理出來的。

舒伯特壹生都在與黑暗勢力作鬥爭。在他的作品中,除了對黑暗勢力的描寫,他還表現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其作品風格以抒情為主,結構自由,旋律性強。在鋼琴音樂和交響樂中,舒伯特繼承和發展了維也納古典樂的傳統。在歌曲方面,舒伯特在民間音樂中找到了源頭,開創了浪漫抒情歌曲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