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幫助妳理解晦澀的食譜:烹飪術語大觀

幫助妳理解晦澀的食譜:烹飪術語大觀

漂燙水又稱“出水”,是將原料放入沸水或冷水鍋中進行初步蒸煮處理的方法。

壹種以油為傳熱介質烹飪原料的方法。小原料通過溫油,也叫“潤滑油”;大型原料經過旺油,又稱“走油”。

掛糊蒸煮前在原料上均勻塗上壹層漿糊的過程。

混合澱粉、雞蛋、鹽等的過程。用原料上漿,使原料外層包裹壹層薄漿。

壹種在加工成肉末的動物原料中加入精鹽、水、澱粉等輔料,反復攪拌使其色澤發亮、肉質細嫩、不沈於水、不散的加工方法。

炒菜時向鍋內加入澱粉水溶液,使菜湯具有壹定稠度的過程。/又稱“累”、“倦”、“倦”。

暖油俗稱30% ~ 40%,溫度壹般為70℃~100℃。熱油俗稱五六成,溫度壹般為110℃~170℃。王油俗稱七八成,溫度壹般為180℃~220℃。

壹種燒開鍋,倒壹點油在上面,然後再倒油的方法。

炒鍋又叫“煎鍋”,是指將姜、蔥、花椒粉或其他有香味的調料放入熱底油鍋中煸香,然後及時上菜的方法。

高湯又稱“清湯”、“上湯”、“頂湯”,是指以豬骨、雞骨、鴨架、肉末等為原料,再加入稀稀糊糊的雞肉末或肉末,不加鹽,使之清澈如水,味道濃郁鮮嫩的壹種湯。

奶湯又稱“白湯”,是用清水將原料煨制而成的乳白色湯。

烹飪前將原料與調味料混合浸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