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去成都什麽都不吃就是浪費時間。

去成都什麽都不吃就是浪費時間。

好奇心食堂,不要為了品嘗而關門~

上海菜比較溫和,蘇州菜比較甜,廣州菜比較清淡,成都菜比較火辣爽口。

要說成都有名的小吃,就不得不提肥腸了。肥腸的本質就是肥腸。很多人會說,嗯,肥腸不就是為了那個嗎...但是真正的吃貨壹點都不怕~吃肥腸粉的時候壹定要多加兩個結,兩個結,就是豬的小腸。喝著香噴噴的肉湯,嘮嘮叨叨的滑粉,咬個結,簡直就是高級享受。

辣兔腰成都人對“吃兔”很感興趣,不僅吃兔肉,吃兔頭還吃兔腰。兔子的腰部是兔子最脆弱的部分。兔裏脊不管是燉著吃還是用來涮火鍋串串都很好吃,但是最受歡迎的吃法壹定是蘸壹碟千海椒。脆嫩的兔腰在辣椒裏滾來滾去,味道棒極了~

叫醒妳的可能是鬧鐘,也可能是夢,但壹碗紅油餛飩就足夠叫醒四川人了。餛飩是我們平時吃的,全國各地都有很多吃法,但是紅油餛飩壹定是最好吃的吃法之壹。餡很好吃,伴著香辣的油,那種復合的味道讓人欲罷不能。不辣不香怎麽能錯過呢?

肥腸粉:去甘記肥腸粉吃。

面:去壹大碗面,素椒炸醬,幹拌巴適板。文殊院對面張老五涼粉的甜水面超級好吃。

鐘水餃和龍餛飩都沒有以前好吃了,尤其是調料太少。龍餛飩湯很重,吃壹碗就不用吃別的了。套餐貴,分量小。外地人建議分別做壹個美食清單和成都美食打卡。

兔頭:成都有很多賣兔頭的店。壹環西北橋附近和花園路上的店都很好吃。

冒菜:西二大道不知名的冒菜,壹定要去。離寬窄巷子不遠。

蛋烘糕:和記蛋烘糕最有名。不過壹般路邊攤的味道還可以。基本上遇到賣蛋餅的人我都得吃。其實路邊的煎蛋真的很好吃。

好吃的不勝枚舉。歡迎來到成都。

我愛吃辣,壹直想去成都。可惜我沒有資金,有點迷茫。

當我去成都時,我最想吃的是成都的火鍋,尤其是九宮格的冬兒火鍋店。在地下,我和朋友壹起吃了壹頓美味的火鍋,別有風味。

還有成都想吃的串串香,對於愛吃辣愛吃的我來說簡直是誘惑。

我也想吃特色鹹肉飯。四川人愛做臘肉,好像在吃家常菜臘肉飯。

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美食也很多,但是不太了解,熱衷火鍋。

去外地,很多人見到耿哥說的第壹句話就是“妳是成都人吧?”?去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耿哥總是苦笑著驕傲地告訴他們,“來成都玩吧,享受美食和美麗的熊貓~ ~”好吧,忘了美麗的熊貓吧。就說成都的各種美食吧,從天亮到天黑,從春天到冬天,全四川都能吃到!

當他們說離不開它的時候,其實是在炫耀自己的快樂。最近耿哥采訪了天天炫富的四川人,從川A吃到川Z,整理出成都最正宗的川味(上)!

妳準備好不出市區就吃遍四川了嗎?

毫不誇張的說,壹個綿陽人每年吃的綿陽米粉比大米還多。在綿陽市區,大大小小的米粉店有上千家,天府三街也在deus ex。這家店的招牌比較小,但是完全不影響生意。耿哥去的時候還排著長隊。米線很細,很正宗的新鮮米線,有點小,很綿陽。2兩根米線放在竹籃裏幾十秒,然後撒上蔥花和香菜。綿陽本地人說這是他們在成都四年最喜歡的味道。

平時在川大附近玩過的人壹定對這家店很熟悉。在成都,說到鹽幫(自貢)美食,這家店的口碑幾乎是其他店無法比擬的。十四年了,總公司開在柯華北路的自貢,成都80%的自貢人都是它的回頭客。自貢人是好吃的青蛙,也很辣。加了很多姜提味,壹鍋紅潛蛙很辣。耿哥鼓足勇氣要了中辣,第二天胃裏的辣味還在翻滾。店裏的各種菜肴都是自貢原住民的最愛,比如冷食兔、炒姜(多姜)蛙、食人魚...

攀枝花是壹座移民城市,東南西北各地的美食小吃匯聚於此。在飲食文化上,延邊美食可以算是攀枝花的地方特色。攀枝花土著告訴耿哥,這家店的老板以前在攀枝花開店,現在在成都,24小時賣正宗攀枝花延邊羊肉米粉。攀枝花人吃壹口就知道食材和調料都是攀枝花淡淡的味道。這幾天又濕又冷,喝上壹口沒有腥味的羊肉湯,好滿足。

《舌尖上的中國》曾讓瀘州豆腐腦成為國民向往的吃貨。而好吃的瀘州肉豆花,和瀘州好酒壹樣,很難找。這道酸菜豆花是很多四川成年人的最愛。看到壹家瀘州酸菜豆腐腦不正宗,就問他們有沒有木姜油和木姜菜。這個很正宗。隨便加點豆花和豆漿,大冷天喝壹碗熱湯,吃幾口微燙的嫩豆花,幸福感爆棚。

按理說,在德陽美食中,板鴨特別有名。不過耿哥仔細打聽了壹下,沒聽德陽的朋友說成都特別正宗。這家餐廳麻辣鮮香。耿哥以前在川師大的時候吃過壹次。味道很好。什邡土著說這是分店,老店在什邡。菜名副其實,都是鮮辣,紅油和芝麻特別香。原住民瘋狂打電話,強烈推薦點香腸。

廣元涼面是廣元最有特色的小吃之壹。廣元之外,沒有產地,可見對水和米的需求之高。是涼面,其實是熱乎乎的糯糯的,冬天吃起來壹點都不“冷”。耿哥的同事廣元說,他去過成都幾家有名的蒸冷面,這家店經常買回來。老板和老板娘說話都是廣元口音,看切面的樣子很地道。這個涼面又細又軟又好吃,自制的辣椒油特別香。

芥末春卷,因為味道獨特,當地人給他起了個“老氣”的名字叫“沖”。“沖”裏的芥末不是普通的日本芥末,而是遂寧人獨創的黃芥末!在遂寧,無論冬夏,都有推車的大媽賣“沖”,無數遂寧人從小吃到大。成都很多遂寧人都吃過溫江老字號賣的榨菜春卷。薄薄的袋子上蓋著三根線,芥末帶出辣味。當我第壹次吃它的時候,它是令人驚奇的。難怪生意紅火了20多年!

資中土著回家第壹件事就是去自己喜歡的面館吃壹碗兔子面。去過資中的耿哥也很愛。兔子面的澆頭桐子林,真的很不錯。兔子比較大,顏色深,味道好。大概是因為面條不是手工做的,細度和口感還是差了壹點。雖然不能像資中壹樣加蒸肉,但是這兔肉面還是挺正宗的。

樂山燒烤到底有多好吃?說實話,耿哥當年開面樂的時候,第壹時間去樂山燒烤。徐燒烤在樂山也很有名,是許多樂山人的最愛。五花肉太神奇了,我連吃三串。包好的豆腐味道很棒,幾乎每壹串菜都是樂山店做的。加上樂山的峨眉雪,簡直正宗。

說起羊肉湯,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身體壹下子就會熱兩次。且不說簡陽人的愛,整個四川都沒有愛。冬天壹定要吃壹鍋羊肉湯,算冬天;所以成都的簡陽羊肉湯店數不勝數。只有三官堂裏的“小仙仙”是耿哥的建陽朋友特意推薦的。羊肉湯好吃,壹口就能得到品質。鍋裏的羊肉很大,羊雜也很大。蘸個菜就滿足了!

宜賓除了五糧液,肯定就是燃面了。錦繡巷的銀杏變黃了,看了美景後,在朋友的指引下滿意的來到了這家店。壹般帶“宜賓”字樣的“燃面”店還不錯,但是朋友強烈推薦這家。店不大,但人不少。客人基本都是燃面,燃面,燃面...燃面有兩種,哥要了兩兩種燃面。蠍子不在少數,面的質感不錯,芽菜鹹香,紅油剛剛好。熱愛面食的耿哥覺得這個口味在成都應該算頂級了,瘋狂打電話!

耿科普:燃面以前叫油條面,因為它比較重,而且無水,點燃就會燃燒,所以也叫燃面。

上次說綿陽米粉,四川只有南充米粉能與之抗衡!無奈找遍了成都,還是找不到味道很舒服的南充米粉,只好告訴妳這個時候好吃的南充鍋盔(涼粉真的有點涼)。在玉林玩過的人都知道,這是玉林有名的網絡名人店。不是因為網絡的誇張,而是因為南充和成都的吃貨之心!吃過很多店的南充妹兒說這個鍋盔很合格。剛出鍋的時候有點脆。吃了之後,麥香甜甜的,紅油裹著三絲、耳片、涼粉。每壹口都是對南充原味的癡迷!

達州物產豐富,資源豐富,是“川氣東輸”的起點。耿哥跟達州的朋友提起要整理達州美食時,他們說都是“土特產”:鳳城玉米、渠縣黃花菜、大仙吳梅七星椒...最後,他推薦了這道具備所有“達州特色”的達州美食。據說這裏的食材很正宗,連辣椒都是老板從達州老家帶來的,各種炒菜都很有達州風味。強烈推薦姜汁烤鴨。妳不能吃鴨子的魚腥味。小塊鴨肉油炸,用姜和青椒調味,壹絕。

在雅安吃過貢椒魚的人都戒不掉。貢椒的麻味混合著藤椒的清香,壹度讓耿哥回到成都後念念不忘。後來有個雅安的朋友帶去這家,連蘸菜都是正宗的,鍋裏飄出來的香味讓人流口水!老板娘說的是雅安話,貢椒很合格,是很地道的雅安味道。除了鮮魚鍋,紅糖也很驚艷,在成都非常少見。甜水的味道也很好,恨不得把所有的調料都吃完。

玉米餃子、土豆糍粑、勞拉羌香、野菜...這些羌族特產,在這家店裏找個準。每壹道菜都是正宗的。“印象羌寨”二字是用簸箕做的就像田園菜壹樣,基本是農家菜。玉米饅頭很好吃,特色的羌寨老臘肉吃起來很舒服。上菜前是香的,所以合格。

這是成都有名的藏餐館。雖然有些菜為了適應當地的口味做了改進,但本質上還是很藏式的。招牌烤羊排外嫩裏嫩,肥瘦皆宜。是耿哥最近吃到的特別爽口驚艷的烤羊排。朋友說店裏涵蓋了大部分藏餐品類,味道讓我流口水。每壹口都能感受到地道的藏族風味和文化。

朋友蔣木木,涼山人,問他哪裏可以吃到正宗的脫脫肉,蕎麥粑粑,高山香腸蠟...二話沒說,帶著五街耿哥來了。耿哥第壹次吃彜菜,看菜單的時候驚呆了。他看著各種各樣的肉。手撕牛肉很正宗,拌上杏鮑菇絲,味道鮮美。石鍋燉羊肉、瓊海醉蝦、幹炒豬肉、蕎麥餅...味道可以四星。蔣木木說,熟客都知道這裏的食材都是從涼山運來的,所以味道正宗,吃壹次就很容易被征服(沒錯,就是這樣)。

鄧嘉菜是廣安的壹種特殊家宴,因其成為鄧小平家庭招待客人的菜單而得名。主菜有八道,都是正宗的川東風味。成都的家宴也曾經火爆過,但是現在成都已經很難找到這樣的傳統菜肴了,我找了很久。土碗菜在中和開了十幾年了。這是壹道非常正宗的川菜,鄧嘉菜的主要菜肴都可以在這裏找到。扣壹塊肉,似乎又帶回了小時候吃肉的滿足感。

說到巴中美食,大四川的朋友都會想到川北涼粉。現在在成都,80%的餐廳都有川北涼粉的身影,但是說到真偽,還是要找壹家專門做川北涼粉的店。有朋友說成都很多店都說是老四川涼粉,其實吃兩口就會發現味精更重。只有華陽比較正宗,但是數量少。壹般專門去川北吃涼粉的食客會點的比較多。

西華的朋友應該對這家店很熟悉。川公第壹漂20多年,漂湯在西華火了20多年。來自眉山鎮江的這家店,把漂流湯帶到了成都,成了國人心中的必備。耿哥去吃的時候也發現這家店的價格很實惠;難怪沾了菜香,湯就鮮,酥肉就瘦。“第壹漂”的特色是漂湯,但眉山的正宗美食幾乎都有。湯烏雞、東坡甜皮鴨、東坡肘子等眉山特色菜都是這裏的招牌菜。

耿哥這次搜遍了成都,找到了這些地道的美食。他除了狂呼我們大四川,還想扇自己耳光!事實上,我們四川有很多美味的食物。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味道都很舒服!下次耿哥找到我帶妳去吃!

眾所周知,成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世界六大美食之都之壹,也是世界旅遊組織授予的中國最佳旅遊目的地。想想成都的實力和魅力,因為它的城市標簽是美食,美景,美女。

近年來,成都吸引了大量的流動人口,差不多有500萬人。加上1600萬戶籍人口,成都總人口已經超過2000萬。成都如此龐大的人口,為成都成為新壹線龍頭城市做出了巨大貢獻,也就是說,成都的繁華程度僅次於壹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所以很多人來成都學習,工作,旅遊,生活,享受美食,因為成都是休閑之都,旅遊之都,美食之都。

來到成都,當然少不了品嘗成都美食,因為成都是中國八大菜系之首川菜的故鄉。到了成都,怎麽能不品嘗地道的成都美食呢?

成都麻辣鮮香的火鍋,成都的串串,成都的麻辣燙,讓人欲罷不能。

如果妳來四川不吃這些菜,來周軍私人收藏榜也是浪費時間,川味豬肉排第壹。需要坐在屁股上,食材五花八門。最佳搭檔是青蒜苗、甜椒、酸菜、鹹菜。炒的時候,被譽為川菜之魂的郫縣豆瓣必不可少,肉必須炒成“燈窩”才算合格。

魚香肉絲裏沒有魚。用泡椒粉、姜米、蒜米、蔥花、鹽、醋、醬油等調料做出鹹、甜、酸、辣、香的綜合味道,這是壹道化平凡為神奇的菜,青筍絲,加上幾樣簡單的調料,別有風味。

夫妻肺片裏沒有夫妻,也沒有肺。始於成都皇城壩的集市小吃,是用水煮牛頭肉、牛肚、牛肉等做成的。,把它們切成寬片,然後加鹽、紅油、芹菜節等。

宮保雞丁是川菜中流傳的菜式之壹。主要原料不外乎雞丁、青筍丁、脆皮花生、花椒、姜片、蒜片、鹽、醬油等配料和調料,煮出獨特的麻辣鮮甜味道。非常考驗廚師的基本功,下料的順序,鹽和糖的比例,炒的速度。錯過壹步,菜品就失敗了。

“年年有余”,餐桌上總少不了魚,豆魚絕對在前三,算是川菜中的“鮮、香、麻、辣”。郫縣豆瓣是烤豆魚的靈魂調料,還有大量的姜、蔥、蒜等輔料。普通的草魚或鯉魚煮出來的食物很好吃。

“小聲說肉,紅油,辣椒海椒,長流水……”紅油雞可以是壹道誘人流口水的川菜。雞塊泡紅了多熱鬧多香。好的紅油雞塊,雞皮要保持淺黃的色澤和即將破碎的質感。紅油壹定要香而不燥,辣而不烈,鹹而不甜。

自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豆腐以來,普通的豆腐,加上肉末牛肉、郫縣豆瓣、幹辣椒面、幹辣椒面等簡單食材,就能做到“麻、辣、辣、香、脆、鮮、活”的特點,這都是廚師高超的技藝。

1火鍋

2麻婆豆腐

3回鍋肉

4夫妻肺片

去成都的時候比較喜歡火鍋和串串。如果去成都不吃火鍋,那就太浪費了。不要選擇景區附近的火鍋吃火鍋。這些火鍋都是忽悠外國人的,不正宗,又貴。建議選擇壹些老小區附近的火鍋店。雖然裝修沒有那麽豪華,但是味道正宗,價格也很親民。壹般人人均消費50元左右就能吃飽。

成都的食物主要是辣的。來成都,壹定要吃火鍋。在成都不吃火鍋,白來壹趟。

有高中低檔火鍋。雖然他們的價格有高有低,但在那個大鍋裏的特點是壹樣的。

壹口大鍋上蓋著紅辣椒,壹個挨著壹個,縫隙裏放滿了辣椒。就這樣,這個油鍋在妳眼前冒泡冒煙。

食材很豐富,各種蔬菜都有,紅白綠黑。

有很多軟的,硬的,方的,圓的。

有豬肉,羊肉,牛肉魚,海鮮,豬肉,羊肉,牛肉魚,海鮮只要能吃都可以用來火鍋。

我再給妳壹個油碗,裏面全是油,泡了蒜,蔥花,辣椒面,還有人在裏面放芝麻花生面。

大家用筷子夾起食材,放在辣椒鍋裏煮,感覺熟了就夾起來放在油碗裏,上面粘著油和辣椒面,然後用力往嘴裏塞。

看著這些對辣椒如此癡迷的人,我真的很難理解。

在我看來,壹個人被折磨成這樣要犯多大的錯誤。

當然,對於不吃辣椒的人,他們也準備了鴛鴦鍋。

是壹個被分成兩半的鍋,壹半有辣椒,壹半沒有辣椒。

看到這種鍋,感覺很親切,因為我不吃辣椒,終於可以和妳壹起吃火鍋了。

火鍋也經歷了壹些演變,比如串串香,麻辣燙,本質上都是壹樣的。

吃過麻辣火鍋,最難忘的不是他的麻辣味道,而是吃完後的感覺。

現在讓我們進入正題。

為什麽不吃火鍋就白來成都?

原因如下:

壹個很少吃麻辣火鍋的人,如果有勇氣吃壹頓火鍋,第二天胃就不太好了,肯定拉肚子。

胃很壯,拉便便就疼。

我不幹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