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出來搞對象可能好面子,吃飯不留點東西怕被人說小氣。”服務員說店裏剩下最常見的就是小料和蔬菜。
對此,有網友認為,不同的菜適合不同的蘸料,不應該幹擾調味的自由;也有網友認為,吃完沒必要填太多。
擴展數據
記者的其他暗訪——年齡大的市民更節約;
70後張先生說,家裏人出去吃飯,都是按量點菜,所以壹般不會浪費。即使有剩菜,他們也壹定會打包帶回家吃。
據其他幾位市民反映,最提倡“不浪費”原則的往往是家裏的老人。“剩的少,幾個人吃”和“剩的多,打包回去,下次熱飯再吃”...已經成為老壹輩人餐桌上的口頭禪。
8月18日中午,在前門附近的全聚德店,記者壹個小時的觀察中,沒有看到任何浪費。“妳還剩下壹些烤鴨。我幫妳打包帶走。”離記者不遠的壹桌客人正要起身,壹名服務員主動把剩菜打包,用塑料袋裝了兩包醬。
當晚8點,朝陽大悅城大宇鐵板燒餐廳約有40名食客。離記者最近的桌子是壹對夫婦和兩位老人的家庭聚會。這四個人點了很多菜,但最後還是實現了“光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