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書評

書評

壹勺食物和壹勺飲料。

平常的油米鹽醬醋茶,在龐真的筆下卻有了不壹般的味道。比如壹塊豆腐,可以是奶奶擔心上學遲到時背上被淚水打濕的鹹味,也可以是在豆腐攤前得知老師還在買豆腐後的甜味。吃鰣魚的經歷就像壹次豐富的旅程。小時候吃的是醬油蛋炒飯。幾十年過去了,熟悉的味道從未消散。還有滿嘴黃桃,適當的幸福是嫁接融合了壹代人的苦難、磨煉和悲憫的喜悅。

讓我驚訝的是,舌尖上的美味蛋糕容器還叫“五虎抓羊”,因為吃蛋糕容器的時候需要用五個手指去抓。原來“起餅”和“起房”的期待是壹樣的,因為起房就是蓋房子,起餅的聲音是壹樣的。蓋房子就是把房子建得更高!

還有,相親時餐廳的選擇和買單的時機都需要衡量,辦公室零食的采購和分享都存在隱性的“潛規則”。和朋友出去吃飯還是回家和親戚團聚,日常見面還是久別重逢,作為孩子和父母,對食物的期待是不同的,甚至是不同的口味。

此時的美食已經超越了簡單的食物本身:它不僅是用來包裹肚子的,更是用來解決相思之憂的;它不僅是連接他人的橋梁,也是接納自己的渠道。探索美食的過程,變成了走進人和場合,帶入年齡和閱歷,融入知識、人文和當下心情的旅程。

時而深情,時而敏感,龐真用她細膩或大氣的筆觸記錄了我們家鄉臺州的各種美食。她的話就像壹只溫柔而堅定的手,壹路拉著我,帶我回到臺州老家,回到記憶深處的家鄉和故鄉。

兩年前,我出國去歐洲教書,假期去了十幾個國家,走過五六十個不同的城鎮或城市,吃過世界各地的各種美食。布達佩斯的豐富程度不亞於皇宮裏的紐約咖啡館,慕尼黑皇家啤酒屋的啤酒和肘子,巴塞羅那正宗的西班牙海鮮飯,馬德裏的早餐咖啡和油條,童話小鎮紐倫堡的香腸和酸菜,巴黎平安夜上又貴又痛的法式晚餐,馬耳他的紅兔肉,卡帕多西亞地窖酒店老板娘的家庭晚餐, 捷克CK鎮幾乎擦肩而過的情調餐廳,意大利滿大街的西式餐廳 ...每次旅行總是從當地的美食開始。

點幾個小菜,喝幾口熱湯,哪怕味道很壹般,心裏還是很滿足的。

在我工作的小島國馬耳他,有壹家中國人開的超市,在那裏可以買到米粉。每隔壹段時間,我總會給自己炒壹盤米粉,每次吃都能嘗到我最愛的天臺味道!

難怪蔡瀾先生說,我們吃的不是食物,而是壹種習慣和鄉愁。

原來這是“味道在家鄉很安全”。

————————

龐真的書已經出版,上架了。大部分時間沈默的學生又活躍起來了。有的同學馬上下單,有的同學策劃了作者的簽售會,還有的同學想到了和書中的美食玩壹把。

就像現場開了壹盞明燈,瞬間照亮了活力的洪流。

我喜歡龐真那種滿滿坦然的生活態度,想到她如此堅定地保持自己的激情和熱愛,同時也給別人帶來了收獲和力量,我就覺得羨慕。

感謝《百年孤獨》作者馬爾克斯的龐真。感謝她讓我懂得了有味道的臺州,“生活不是我們過的那壹天,而是我們記住的那壹天。”

願我們此生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