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紅星鄉黨委、政府實施“科技興梅”發展戰略,堅持市場導向,以梅花為龍頭,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發展綠色產業。1996紅星李基地被列為“國家外向型農業示範區紅星李農業產業化' 815 '項目示範小區”,成為我省最大的青梅種植基地和主要出口基地。目前,烏梅種植面積3.5萬畝,產量654.38+00萬公斤,總產值5000萬元。僅這壹項就產生了500多萬元的稅收和3000元的人均收入。預計2002年種植面積465438+70萬畝,產量265438+50萬公斤。該鄉積極引進日本和臺灣省的資金和技術,創辦了以食品和深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和外資企業,形成了以話梅、梅幹菜等半成品為主,輔以梅子醬、糖梅、話梅、梅酒的加工業。紅星李子及其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特別是福建、廣東、日本、臺灣和臺灣地區。從2000年6月5438日至2000年2月,紅星梅子品牌的梅茶、梅子醬、鹹梅子、梅子酒等產品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授予“綠色食品”商標證書。在互聯網上註冊國際和國內域名。紅星梅子要出國去浮山鄉。太平李產區和紅星鄉李產區是“中國李之鄉”——詔安兩大李生產基地。
根據梅清的介紹。com,太平鎮自古就有種植青梅的歷史,特別是近20年來,受鄰近紅星鄉的影響,青梅種植業進壹步發展。大埔村也位於福建省南大門詔安縣的東北部。目前,大埔村生產的青梅品種有白梅、青竹梅、軟枝梅、大粒梅等十幾種,可謂品種繁多,產量巨大。大埔村的李雖然產量大、品種多、果實優、交通便利,但壹直沒有得到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加工壹直是空白。目前,大埔村的梅子已經通過賣梅子或者簡單腌制的方式賣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