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PortulacaoleraceaL.)又名螞蚱菜、長命菜、馬舌菜等,為馬齒莧科植物全草,多以其幹燥地上部分入藥,生於山區潮濕肥沃的地方,盛產於四川,遍布全國。性味酸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主治熱痢膿血、熱淋、帶下、痛腫惡毒、丹毒。近年的藥理研究表明,馬齒莧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動脈粥樣硬化等功效。馬齒莧既可入藥,又可食用,是我國衛生部劃定的78種藥食同源的野生植物之壹,已被列入2008北京奧運會的菜譜。馬齒莧含有多種化學成分,主要為有機酸類、黃酮類、萜類、香豆素類、生物堿類;馬齒莧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等作用。結論臨床主要應用馬齒莧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較少用於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等;
1、抗菌、抗病毒作用
體外實驗表明,馬齒莧乙醇提取物對誌賀氏和佛氏赤痢桿菌有顯著抑制作用,水煎劑對誌賀氏、宋內氏、斯氏及費氏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馬齒莧對多種食品汙染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尤其對大腸桿菌、沙門菌、變形桿菌、誌賀菌、金葡球菌、枯草芽孢桿菌、蠟樣芽孢桿菌等有較強的抑菌作用,但對藤黃八疊球菌無抑制作用,對黴狀桿菌的抑制作用不明顯。馬齒莧對壹些黴菌如總狀毛黴、誌黴、交鏈孢黴、赤黴菌、黃曲黴等真菌有較強抑制作用,對黑曲黴和酵母菌無抑制作用。用鮮馬齒莧煎劑或片劑治療病毒性肝炎,退黃疸、降低轉氨酶的效果較好。由於馬齒莧對細菌、病毒具有較強抑制作用,被譽為“天然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