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小學“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綜述

小學“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綜述

不知不覺,壹場豐富多彩的活動結束了。我相信它充滿了感激和回憶,收獲和經歷。寫壹份活動總結是必要的。那麽我們怎麽寫活動總結呢?以下是小學“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總結,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小學“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總結1根據泉州市教育局關於開展“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寒假教育實踐活動的通知,我校廣泛開展,家校合作,精心組織,利用身邊資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過上安全、健康、快樂、有意義的生活。

1.新年快樂。用心體驗家鄉春節的習俗,和長輩壹起做年糕,搓湯圓,貼春聯,跳火堆,自己做燈籠,給長輩拜年。

2.讀好書,背經典。每年向學生推薦寒假閱讀書籍,根據學習時期提出不同要求,以“蜜汁集”、“好書推薦卡”、“閱讀小報”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入學習,並在初期組織交流。

3.柴米油鹽醬醋茶,學做生活小主人。從日常的清潔晾曬,到進廚房,甚至到田間地頭,培養學生的自理能力和工作習慣。在父母的悉心指導下,湧現出了壹批小廚師。

4.我參加公益活動。在“贈書春聯”、“獻愛心粥”、“經濟報暖冬公益行”、“五店市文明勸導誌願者”等公益活動中,隨處可見我校學生燦爛的笑臉。孩子們在公益活動中培養責任感和愛心。

5.尋找妳身邊的美德故事。引導學生關註社會生活,及時記錄節日期間對傳統美德的所見所聞所感,感受傳統美德,體驗社會和諧,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努力做壹個有道德的人。

6.玩得開心,玩得開心。春節的高潮是元宵節。xx市(xx)首屆元宵燈會開幕式上,我們學校洋溢著喜慶的歌舞《正月點燈紅》,給我們帶來了隆冬的溫暖。小記者們在現場展開了采訪活動。在家長的帶領下,孩子們提著燈籠走過李三街,觀看了攻打炮城和在白塔旁的燈籠上猜燈謎。參觀倪cc先生“xx主題”剪紙展;觀看木偶戲《愛在龍山》,充分領略古鎮傳統文化的魅力。

小學“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總結2 20xx年春節元宵期間,為貫徹落實xx區教育局《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主題活動方案》的通知精神,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激發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更好地體現傳統節日的魅力和時代感, 並積極營造喜慶祥和的社會文化氛圍,學校政教處根據市區教育局的活動計劃積極籌備。 相關工作總結如下。

壹是精心策劃,豐富內容,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春節和元宵節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圍繞辭舊迎新、平安團圓、敬老愛親、凝心聚力等春節元宵主題,我校結合實際,遵循簡單易行、就近方便、量力而行的原則,主要開展了以下四項工作。

1.創建壹份“節日小報”

結合“春節元宵”主題,開展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結合寒假社會實踐,引導全校學生學習節日文化,收集節日資料,參與民俗活動,深刻理解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三、五年級學生制作“節日小報”,各班選出優秀作品上交政教處表揚。

2.開展勞動教育活動

在假期,學生每天為家人做家務,在親身實踐中形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孩子們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公益活動,在活動中培養社會責任感。

3.春節期間開展民俗活動

節假日積極參加民俗活動,收集民俗知識,春節、元宵貼春聯或年畫,包括餃子、湯圓,猜燈謎,給長輩、同學、朋友拜年。

4.開展文化體育活動。

①假期讀壹本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書,享受閱讀,了解中國文化,進而形成愛讀書、讀好書的好習慣。

②假期根據個人實際情況,“每天健康鍛煉壹小時”,開展各種健身遊戲,養成每天鍛煉的好習慣。

③創辦“節日小報”,假期積極參加“文明小博客”活動,豐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

二、主要做法

1.放假前,全校各班開展了了解春節傳統習俗、掃塵、祭祖、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等春節文化內涵的宣傳,增進了中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

2.對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參賽學生要本著認真求實的精神,充分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做壹個真正的中國人,不要走過場。

3、三年級和五年級學生做壹份手抄報;四年級和六年級的學生參加“文明博客”活動。

4.讓所有的學生在金色童年成長手冊上寫下他們對活動的感受,並拍下他們參加的每壹次活動。

5.要求全校學生及家長填寫《20xx年寒假xx市xx路小學生德育綜合實踐學習實踐活動總結登記表》。

第三,效果顯著

通過此次主題實踐活動,* * *收回《20xx年寒假xx市xx路小學生德育綜合實踐學習實踐活動總結》登記表1910份。全校學生假期平均每人閱讀課外書7本,學生以“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為主題手抄報537份,評選出優秀作品50余篇,獲得“文明小博客”壹個。這次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此次主題實踐不僅豐富了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培養和樹立了學生認同、尊重、繼承和發揚傳統的思想,增強了他們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