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粵菜飲食文化的悠久歷史

粵菜飲食文化的悠久歷史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而不同的地方有著各種不同的特色美食,而作為我國著名的八大菜系之壹的粵菜又有著怎樣的誘人美食呢?

 那麽,下面隨我壹起來看壹下 粵菜文化 吧!

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是我國著名八大菜系之壹,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壹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廣東地處我國南端沿海,境內高山平原鱗次櫛比,江河湖泊縱橫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故動植物類的食品源極為豐富。同時,廣州又是歷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來的各種烹飪原料和烹飪技藝,使粵菜日漸完善。加之旅居海外華僑把歐美、東南亞的烹調技術傳回家鄉,豐富了廣東菜譜的內容,使粵菜在烹調技藝上留下了鮮明的西方烹飪的痕跡。

 “粵菜”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組成,而以廣州菜為代表。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二千年前西漢人所著的《淮南子》壹書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為上肴”的記載,南宋人也誇張描述:粵人“不問鳥獸蛇,無不食之”,在公元前122年左右的南越王第二代王趙胡墓中已有燒乳豬用的爐、叉和乳豬殘骨等物。1956年,舉辦了第壹次大型“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展出和介紹的菜品有5457種,點心825種,盡顯廣東飲食文化之精華。

 廣州菜是在匯集我省各地優秀民間美食的基礎上不斷地吸取我國各大菜系之精華,借鑒西方食譜之所長,融匯貫通而成壹家的。廣州菜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品種多樣。1956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上介紹的萊品便有5447個。與菜品有淵源關系的點心815款,小吃品數百個。

 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廣州菜的烹調方法有二十壹種之多,尤以炒、煎、燜、炸、煲、燉、扣等見長,講究火候,制出的菜肴註重色、香、味、形。口味上以清、鮮、嫩、脆為主,講究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時令性強,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濃郁。較為常見的廣州菜色有白切雞、白灼海蝦、明爐乳豬、掛爐燒鴨、蛇羹、油泡蝦仁、紅燒大裙翅、清蒸海鮮、蝦籽扒婆參等……

 潮汕地區的飲食習慣與閩南接近,同時又受廣州地區的影響,漸漸地匯兩家之所長,風味自成壹格。近年來新派潮菜吸收了世界各地美食的精華,聲名大振,成為聞名中外的菜系。潮菜註重刀工和造型,烹調技藝以燜、燉、燒、炸、蒸、炒、泡等法擅長。以烹制海鮮、湯類和甜菜最具特色。味尚清鮮,郁而不膩。愛用魚露、沙茶醬、梅糕醬、紅醋等調味品。風味名菜有燒雁鵝、護國萊、清湯蟹丸、油泡螺球、縐紗甜肉、太極芋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