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古人既雅俗共賞的壹件幸福的事。很多有錢人自己蓋五顏六色的樓,好遊客爬山或者下水遊泳,必有核菜和酒漿。文人寫詩,俗人講往事,常常徹夜不眠。
熬夜:
根據民間傳說,中秋節晚上睡得越晚,壽命越長。於是有人祈求長壽,但更多的現代年輕人借此機會通宵達旦地玩。
偷洋蔥和蔬菜:
根據傳說,如果壹個未婚女孩在中秋節晚上從另壹個菜園偷了蔬菜或洋蔥,這意味著她將來會遇到壹個如意郎君。臺灣省有句話叫“偷洋蔥,嫁個好老公;偷菜嫁好夫”指的就是這個習俗
吃鴨子:
雲南仫佬族在這壹天講究買餅殺鴨。南京的什麽桂花鴨,鹽水鴨,張槎鴨,這個時候經常賣的很好。如果沒有發現什麽,帶壹只北京烤鴨回家吃,大概也不錯。
吃蝸牛:
民間認為中秋蝸牛可以明目。經調查,蝸牛肉中含有的維生素A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可見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但是為什麽壹定要在中秋節吃呢?有人指出,中秋節前後,螺螄是空的,腹部沒有螺螄,所以肉質特別肥。如今,在廣州,許多家庭都有在中秋節炒螺螄的習慣。
吃芋頭:
清乾隆《潮州縣誌》曰:“中秋戲月,削芋頭而食之,謂之剝鬼皮。”所以中秋節吃芋頭是辟邪消災的意思,是不信邪的意思。
喝桂花酒:
屈原的《九歌》中有“扶馬鬥飲桂漿”、“飲桂酒飲椒漿”等詩句。但是現在,人們大多用紅酒來代替。
4.南北方的中秋節習俗有什麽不同?
記者:南方和北方的中秋節習俗有什麽不同?
李慧芳:江浙壹帶中秋節的習俗仍然保留著。最有名的就是望月觀潮。8月15日月亮出來,這是錢塘江潮汐最壯觀的時刻。過去江浙壹帶的婦女要打扮壹番才能上月亮,因為月亮是女神,“男不拜月,女不祭竈”。湖北和四川的習俗是偷瓜送孩子。對於婚後不孕的女性,他們的親戚會在中秋節晚上去別人家偷南瓜或者冬瓜(南方諧音男,瓜子諧音,冬瓜象征堅強的孩子)。這些人在瓜上畫孩子的眉毛,穿上衣服偷偷放在不孕婦女的床上。第二天,不孕的人發現了會很開心,被偷的人也會很開心,因為他們在做。
葉春生:廣東人慶祝中秋節的習俗是最多樣的。廣州的月餅有70多種,皮薄餡厚。在北京,江浙壹帶吃皮厚的月餅,皮脆的月餅是從越南傳過來的。在中秋節期間,廣東人特別註意他們的食譜。吃芋頭是“掉人頭”的諧音。廣東人也吃炒螺螄,裏面有很多種子,象征多子多福。孩子們會帶著柚子皮做的燈,唱著兒歌到處走。解放前,還有壹個“立中秋”的習俗,在房頂上架壹根高高的桿子,在房頂上放壹些莊稼,燒塔慶祝豐收。“八月十五中秋節,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在樓上吹笛,有人在地下皺眉。”